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提前跛腳恐讓日本內閣繼續短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3 00:12:04  


 
  執政不到一年的民主黨,先是經歷了首相更迭,隨後又未能通過這次關鍵“期中考”,人氣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原因何在?執政聯盟此次參院敗選,最大的直接原因當然是菅直人的消費稅增稅主張。前任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民主黨“影武者”小澤一郎的支持和卵翼下上台,最後撕扯著一起下台,但兩人所領派系是民主黨最大兩派,勢力雄踞民主黨半壁江山有餘,尤其是覆蓋該黨兩院議員的絕大多數。在此背景下上台的菅直人要走出二人的影子,在黨內外贏得聲譽站穩腳跟,打贏參院選戰自然是最好的機會。但沒了選戰高手小澤一郎的操盤,菅直人只有在選舉議題上放手豪賭:不顧小澤等人的堅決反對,一往無前地直奔提高消費稅這一日本政壇的“百慕大”。菅直人敢於如此孤注一擲式地豪賭,在於其看清在鳩山、小澤下台且政治資金醜聞仍未了結的背景下,民主黨內暫時還無人能有力挑戰他,並且不太可能在上台數月再度換將。劍走偏鋒、迎難而上的政治怪招,說不定就能逆轉民主黨面臨的不利局面。

  消費稅豪賭的結果,自然是參院選舉的敗北。這一敗局,選前就為諸多評論者所斷言,原因就在於日本經濟仍未從通貨緊縮的低迷局面中走出,此時增稅無疑讓民眾怨聲載道;反對黨則更是借此大做文章,大肆抨擊其只顧政府斂財、不顧民生疾苦,雖然這一主張正是當年執政的自民黨所力欲推行的;其他新生勢力則譏諷民主黨“自民黨化”,一竿子掃到兩個大黨;民主黨內更是暗流湧動,等著菅直人失敗後對其反攻倒算……

  當然,駐日美軍基地問題始終無法解決,黨內高層政治資金醜聞尚未了結且前景堪憂,國內經濟改善等民生問題並未得以有效改善等,也構成此次民主黨眾議院議席大幅流失的主要原因。

  由於參議院選舉未能保住多數地位,且僅有110個席次的執政聯盟只有聯手擁有10個議席的“大家的黨”,或者擁有19個議席的公明黨,方能重獲半數優勢地位。但公明黨既是自民黨的長期盟友,也在內外政策等方面與民主黨相距甚遠,游說其參加執政聯盟無疑十分困難;作為由前自民黨內閣行政刷新相渡邊喜美率部離黨出走的新政黨,“大家的黨”自然也是菅直人內閣拉攏引誘的最大對象,人稱其為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但作為選舉中刻意與民主黨保持距離甚至對其大加撻伐的在野黨,聯合該黨執政也需耐心勸誘。不過,日本政壇分化組合的歷史經驗證明,這兩黨均有可能審時度勢後接受招安而加入執政黨懷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