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太經濟框架前景不明朗
http://www.CRNTT.com   2023-02-11 09:25:02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印太經濟框架有所謂“印太戰略”經濟支柱之名,但目前各方未在框架下做出具體的、有約束力的承諾,印太經濟框架前景尚不明朗。其在本質上反映了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敵意,無助於解決當前全球經濟困局,將對亞太區域的長期經濟穩定與繁榮造成負面影響,且存在潛在的政治破壞力,長遠來看不利於地區經濟發展。
  
  印太經濟框架(IPEF)有所謂“印太戰略”經濟支柱之名,目前仍處於起始階段。2021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以視頻方式出席東亞峰會時,提出了“印太經濟框架”的概念。2022年5月23日,拜登在亞洲之行期間與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起,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創始成員國還包括韓國、澳大利亞等主要經濟體,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發展中經濟體,以及新加坡、文萊、新西蘭等小型開放經濟體。2022年9月,印太經濟框架發布部長級聲明,進一步明確了未來談判的方向。目前各方未在框架下做出具體的、有約束力的承諾,印太經濟框架前景尚不明朗。
  
  印太經濟框架包括四大支柱:在貿易方面,關注勞工、環境、數字經濟、農業、競爭政策、貿易便利化、包容性、技術支持等;在供應鏈方面,建立關鍵部門和產品的識別標準,加強關鍵部門和產品的韌性和投資,建立信息共享和危機應對機制,加強供應鏈物流和透明度等;在清潔經濟方面,關注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關鍵部門溫室氣體的減排、綠色創新技術、清潔能源轉型動力等;在公平經濟方面,制定有效的稅收、反洗錢、反腐敗制度。上述內容並不對參與國構成完全約束,各參與國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某一支柱。儘管印太經濟框架的具體內容尚不明確,但是美國的目標是明確的,即在美國單方面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5年後,重新恢復和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一些區域國家擔憂美國將包括印太經濟框架在內的印太戰略打造成與中國進行地緣經濟和政治競爭的核心工具。目前,從印太經濟框架架構本身、各成員國態度和潛在影響來看,印太經濟框架雖有“印太戰略”經濟支柱之名,但其實缺乏經濟誠意。
  
  其一,印太經濟框架設計在本質上反映了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敵意。印太經濟框架沒有包括任何市場准入或關稅削減條款,這與亞太區域傳統經貿合作的機制並不相同,較難對區域自由貿易發展和價值鏈鞏固發揮實質作用。印太經濟框架在美國以行政令的方式推動,只需總統簽字,不需要國會批准。這反映出需要美國支付對價和讓步的傳統自貿協定已經較難在國內獲得支持,國內政治氛圍對於自由貿易的容忍度進一步降低。通過無關稅減讓、不需國會立法的方式推行印太經濟框架,其約束力和可持續性成疑。更重要的是,祗有單方索取、沒有雙向付出的印太經濟框架無法在區域內建立雙贏、互利的夥伴關係,甚至會破壞亞太地區健康的夥伴關係,而後者是區內各成員國和民眾不願意看到的。
  
  其二,印太經濟框架無助於解決當前全球經濟困局。2022年,全球經濟經歷了動蕩的一年,逐漸滑向“低增長、高通脹”的滯脹邊緣。在此情境之下,亞太區域發展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全球化,以解決供給瓶頸,並更好地將自由貿易收益惠及區內國家。印太經濟框架顯然無法實現這一目的,儘管其在計劃中認為應對通脹是經濟的首要任務,但其本身帶來的是成本的進一步上升。印太經濟框架計劃建立一個供應鏈預警系統,其實質是形成一個“去中國化”的供應鏈格局,在其中不排除採用非市場化手段達到這一目的。這將扭曲區域內因市場、資源禀賦、分工而形成的供應鏈格局,將使得本來就緊張的供應鏈進一步惡化,從供給側進一步推升通脹,同時這種供應鏈的調整也將給各國帶來不必要的效率損失,從而傷害經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