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國新能源產業已可統籌兼顧多頭並舉
http://www.CRNTT.com   2024-05-20 00:09:23


 
  中國就是這樣,在新能源產業領域不斷突破,讓美國等西方國家應接不暇。中國希望美國和歐洲國家意識到,在新能源產業領域,中國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分享自己的發展思路,分享自己的知識產權。但是,如果抱殘守缺,強調你死我活,缺乏合作精神,那麼,中國將會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實現全面突破。

  或許美國和歐洲聯盟不遠的將來會驀然發現,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實施制裁措施,中國氣體能源產業迅速崛起。美國和歐洲聯盟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不正當競爭,促使中國新能源產業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

  中國始終認為,新能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新能源產業領域,衹有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效能,才能確保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中國採用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光伏發電的效率。中國生產的風力發電設備,在遠洋發電基地工作效率倍增。即使在傳統的火力發電方面,中國依靠技術改造,仍能使傳統的火力發電廠煥發青春。全球能源監測(GEM)發布的最新評估報告發現,2023年中國火力發電廠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2023中國火力發電是2019年發電能力的4倍。這說明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火力發電產業。表面上看,這樣的分析符合邏輯。但是,只要瞭解中國火力發電的具體情況,人們就會知道,這種統計數字遊戲,很容易產生嚴重誤導。

  中國已經向國際社會承諾,不會出口火力發電機組。但是,中國是一個煤炭豐富的國家,中國必須保留火力發電廠。中國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之所以大幅度增加,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採用了新技術,提高了火力發電的效率。採用中國超臨界發電技術,可以提高燃煤效率,單位煤炭發電量大幅度增加。中國正在“以舊換新”,對傳統的火力發電廠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減少對煤炭的消耗,提高發電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中國火力發電廠的效益。

  美國和歐洲聯盟對中國新能源產業實施制裁,目的是阻礙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但是,美國和歐洲聯盟已經意識到,全面阻止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並不現實,因此,他們決定在電動汽車產業領域和電池領域對中國發起挑戰。可是,他們沒有想到,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是一枝獨秀,而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