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法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前景廣闊
http://www.CRNTT.com   2022-03-03 00:01:50


 
  法國曾經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但是,由於偷工減料,基礎設施很快破敗不堪。中國企業參與後續工程,花費大量的資源,解決法國遺留的問題。可是,中國企業的努力並沒有得到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肯定。一旦基礎設施出現問題,他們仍然怪罪於中國。中國企業通過“二手市場”獲得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往往無利可圖。如果只計算中國的投入產出,而沒有看到前期存在的問題,那麼,中國投入越多,損失可能也就越大。

  這種現象不僅僅表現在中法合作方面,中國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存在同樣的問題。當初越南邀請日本建設基礎設施,由於質量不過關,基礎設施成為“胡子工程”。越南政府希望中國企業完成項目建設工作,中國企業義無反顧,投入大量資源,終於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竣工。可是,出現問題之後,越南指責中國,而不是日本。雖然中國據理力爭,並且通過國際監理公司查清事實真相,但是,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已經擴展開來。

  中國與法國共同建設基礎設施,必須簽訂權利義務明晰的合同,如果法國沒有履行義務,那麼,應當追究其違約責任。只有通過合同約束法國企業的行為,在未來的合作中,才不會出現大量糾紛。

  法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在對外合作過程中強調自身利益最大化。法國之所以成為殖民地國家,就是因為在投資的同時,把自己的制度、標準和價值觀強加於殖民地,從而使殖民地無法擺脫對法國的依賴。

  中國與法國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必須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基本原則。如果法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作過程中,增加有關政治色彩濃厚的條款,或者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意識形態掛帥,那麼,中國企業應當依照法律和合同約定,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保護所在國家人民的合法權益。

  中國不希望商業合作變成意識形態爭論。中國也不希望法國在與中國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的過程中,把法國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輸出到相關國家。因為那樣做可能會連累中國。中國始終強調不干涉別國內政,在商業合作中,不會加入政治內容。如果法國我行我素,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過程中進行所謂的意識形態推廣,中國應當堅決反對。

  對外合作過程中,中國已經意識到,必須充分了解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治文化發展狀況,必須在加強政府間合作的同時,強化民間交流合作。只有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支持,中國在其他國家承建的基礎設施項目才能順利實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