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有效控制疫情成為中國特殊的比較優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9-01 00:01:21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重大疫情發生之後,國際產業鏈發生深刻變化。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企業將自己的工廠重新搬回到中國,這是一個值得人們高度關注的現象。

  究其原因就在於,中國有效控制重大疫情,而在東南亞國家,已經發生變異的病毒持續蔓延,人們不知道這種現象將持續多長時間。

  進入本世紀後,中國選擇發展高端製造業,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大量工廠,搬遷到東南亞國家。中國產業轉移,影響整個東南亞地區經濟結構的變化,給東南亞地區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高度重視中國產業轉移,借鑒中國的工業園區發展模式,為中國許多企業建立工業園區,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實現生產要素重新組合。

  為了擴大國際市場規模,越南近些年來通過外交努力,先後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並且與歐洲聯盟簽訂自由投資協定,努力開拓國際市場。越南的所作所為,的確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嶄新氣象。越南成為2020年除了中國之外的亞洲第二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然而,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改變了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形勢。為了控制重大疫情,政府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一些工廠被迫關閉。

  越南採取的策略是,在工業園區內,實行集中居住、集中勞動規定。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病毒擴散。可是,由於高度集中,反而使病毒擴散速度加快,越南一些工業園區甚至出現了大面積感染病毒的現象。

  為了確保病毒不會持續蔓延下去,越南政府不得不對一些城市實施嚴格隔離措施。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可是,為了控制重大疫情,越南政府已經派出軍隊,協助當地治安機關控制病毒擴散,對那些違反隔離措施的當地群眾採取強制措施。越南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盡快控制病毒擴散,確保越南經濟體系不會因為病毒蔓延而受到更大影響。

  在維持經濟增長還是控制病毒擴散的問題上,西方國家作出了錯誤選擇。東南亞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控制病毒擴散措施必不可少。但是,由於缺乏基本的醫療保障系統,特別是在病毒疫苗方面,缺乏自主生產能力,東南亞一些國家只能採取最原始的方法,控制病毒擴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