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能源革命中國走在前列
http://www.CRNTT.com   2021-07-26 00:01:27


 
  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但是,能源結構的轉換,可能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正充分研究中國的能源優勢,制定科學的能源發展戰略。中國未來的能源很可能會是以水力發電為主,通過建設長江上游和雅魯藏布江水電站,解決中國未來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電力供應問題。在中國東部地區,有可能會建設現代化的核電站,通過安全可靠的核電資源開發,解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華北地區完全可以通過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以及地熱資源發電解決該地區電力需求。中國華南地區有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風力資源和海洋資源,著力解決本地區的電力供應問題。

  當前中國在電力資源配置方面,採取的是全國布局策略。國家電網通過技術革新,建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壓輸變電線路。中國特高壓輸變電網絡把各地的電力聯結在一起,形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電力網絡。

  但是,正如筆者多次所指出的那樣,借助於資本市場發展中國的電力資源交易系統,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同時也是最先進的電力輸送網絡,對於解決中國的能源不平衡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資本市場的交易成本值得高度重視,而遠距離的輸變電線路,不僅面臨維護成本問題,而且面臨電力安全問題。

  中國擁有相應的技術,建立相應的資本市場,對於中國未來電力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中國電力發展必須居安思危。超遠距離的輸變電,將會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越來越高的成本。儘管中國科技人員開發出“特高壓輸變電”技術,減少了輸變電的能源消耗,但是,輸變電網絡的維護以及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必然會給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成本,給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帶來沉重負擔。所以,中國未來電力事業發展,必須考慮安全、成本問題。

  首先,中國應當充分考慮到,無論是大型水電站超高壓輸變電網絡,還是跨地區的電力調配,都面臨巨大的成本。這些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將計算入國內生產總值中。如何在合理利用電力資源的情況下,大規模減少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這是需要決策者認真考慮的問題。

  過去中國依靠煤炭運輸鐵路系統,將北方的煤炭運輸到南方地區,解決火力發電的煤炭供應問題。現在中國已經意識到,有必要把煤炭資源變成電力資源運輸。今後能否考慮把電力資源轉化為數據資源,或者在國民經濟布局方面,充分考慮到中國能源基地建設,就近建設大型的工業化基地,充分利用當地的能源,減少能源運輸成本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