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依憲治國”與“一中兩憲”的新時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3 11:43:10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台灣各級學校任教的日籍教師都被遣返回國。1949年,追隨國民政府撤守台灣的外省籍菁英,迅速填補了日籍教師所留下來的真空。他們也同時帶來了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所帶來的意識形態。在國共隔海對峙的冷戰時期,國民黨在台灣“一黨獨大”的政治結構,成為支撐此種意識形態的社會條件。當中共在中國大陸推行“三反”、“五反”及“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社會改造運動時,國民黨則在台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當時所謂“自由主義派”的知識分子,大多擁有“後五四時期”的意識形態,他們普遍相信:國家要進步,一定要提倡科學,提倡現代化,反對古老傳統,走美國式民主的道路。

  新儒家的“三統並建”

  跟“自由主義派”持相反立場的,則是所謂的“港、台新儒家”。其領導人物牟宗三認為:儒家文化的發展,經歷過三個階段:

  (1)先秦儒學:以孔、孟、荀為代表;

  (2)宋明理學:以周、張、程、朱、陸、王為代表;

  (3)當代新儒家:由熊十力先生開出,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為代表。

  牟宗三畢生研究中國文化,其目的在於重建中國文化,開出中國文化的新形態。他認為:唯有道統、學統、政統三統並建,儒家式人文主義徹底透出,才能開出中國文化的新形態。他說:

  道統之肯定,此即肯定道德宗教之價值,護住孔子所開闢之人生宇宙之本源。

  學統之開出,此即轉出“知性主體”以融納希臘傳統,開出學術之獨立性。

  政統之繼續,此即由認識正體之發展而肯定民主政治為必然。

  道德是道德宗教,學統核心是科學,政統就是民主政治。牟宗三認為:道統是一種比科學知識更具綱維性的聖賢之學,是立國之本、是文化創造的源泉,是正統和學統的生命和價值之源,政統和學統是道德的客觀實現,失去了道統,正統和學統就會步步下降,日趨墮落,而失去正統與學統,道統也會日益枯萎和退縮。他以為,三統之建立,就是“儒家式人文主義”的真正完成,也就是儒家真正轉進第三期之發展。

  就中西文化的關係而言,“三統並建”之說可以說是孔孟陸王心性之學同西方的民主與科學相融和的產物。在他看來,儒家道德宗教的“道統”是中國文化之所長,而民主與科學是西方文化之所長,為中國文化之所短。中西文化自然融和,長短互補,才能解決彼此的困難;中國文化只有融納了西方的民主與科學,才能開出新的形態,實現其理想。但在這種融和中,中國文化是根本和核心,西方文化是末、是用。

  牟宗三認為:他在學術研究上畢生所作的努力,就是要梳理“儒家人文主義”的統緒,肯定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的“道統”。至於“轉出‘知性主體’容納希臘傳統”,以開出“自主的學術傳統”則必須等待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開花結果,才可能有具體的成就。

  中、西文明的整合

  我們可以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來說明牟宗三所主張的“三統並建”。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1883-1968)曾經指出:從紀元前800至200年之間的600年,是人類精神文明奠下基礎的軸樞時期(Axial Age)。在這段期間,世界上幾個彼此隔離的地區,同時出現了許多思想家,奠立了人本主義(humanism)的基礎,其代表人物為孔子、佛陀、基督和蘇格拉底四大聖哲。兩漢時期,佛教進入中國,為儒家文化所吸收,塑造出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態。到了中世紀時期,十字軍東征的結果,使得基督教文明和希臘文明互相結合,奠下日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基礎。從明末清初至今,華人文明最艱鉅的任務,就是以中華文化作為基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吸納西方文明之優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牟宗三所說的“三統並建”,其實就是以中華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文明中的“民主”與“科學”,解決五四時期“新知識分子”未能解決的文化問題。依目前的兩岸情勢來看,我認為“科學”問題的解決,應當要先於“民主”問題。台灣的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清楚認識到:心理學本土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以西方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運用“多重哲學典範”,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來跟西方主流心理學理論相抗衡。

  任何一個學術運動,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哲學基礎,便是找到了自己的“道”,這個學術運動便已邁向成熟階段,而逐漸脫離其“運動”的性格,除非有人能找出更強而有力的哲學來取代它。

  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邁向成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總結其成功經驗,繼續推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其最終目標則是以儒家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近代文明的菁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擺脫西方學術的宰製,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

  以“心靈契合”作為基礎的統一

  在“一中兩憲”時代,海峽兩岸的知識分子必須充分交流合作,先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之後,再進一步考量牟氏所謂的“政統”問題。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的規定:“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而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其前文又指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任何人都不難看出:這兩部憲法對國家性質的規定,正如油水之不能相容,目前兩岸根本沒有統一的條件。

  我一向認為:台灣是中華文化現代化最好的實驗室。在中華文化現代化的道路上,台灣起步較早,其政治體制更是走上了“全盤西化”的道路。然而,這並不保證這條道路跟中華文化必然是契合的。相對之下,中共《四中全會公報》主張:在完善的立法體制方面,要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專案徵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這樣的主張是否能夠具體落實,則是判定雙方制度優劣的關鍵性因素。

  不管馬政府喜不喜歡,《四中全會公報》強調“依憲治國”,已經宣告“一中兩憲”時代的到來。未來的兩岸關係的主軸應當是以“陰/陽”動態均衡的“後現代智慧”,促進雙方文化交流,以對方的發展經驗為借鏡,充分吸納西方文明的菁華,反求諸己,求取自身體制的完善,以找出中華文化現代化的道路。

  習近平9月26日會見台灣統派團體時,指出: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儒家文化傳統在經過“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以及陳水扁政府的“去中國化”之後,華人社會科學家必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願意投身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致力於從事“文化復健”(Cultural Rehabilitation)的工作,中華文化才可能真正走向“文化復興”(cultural Renaissance)之路;也唯有如此,兩岸人民才有可能真正達成以“心靈契合”作為基礎的統一。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12月號,總第20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