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美國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已力不從心
http://www.CRNTT.com   2021-10-14 00:00:59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美國塔夫茨大學法律與外交學院政治學教授在美國《外交事務》發表長篇文章,剖析美國經濟制裁的現狀。這位學者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政府越來越熱衷於制裁,可是,制裁的效果不佳,美國缺乏制裁政策的審查和退出機制。這篇文章統計分析,美國民主黨奧巴馬總統在自己的第一個任期內,每年發布500制裁命令,內容包括侵犯人權、核武器擴散和侵犯領土主權等借口。在美國共和黨特朗普總統任期內,這個數字幾乎翻一番。美國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制裁大國。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美國制裁效力越來越小。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美國手中的胡蘿蔔越來越小。

  過去美國採取的是“胡蘿蔔加大棒”外交政策。對那些惟命是從國家,美國會通過加強貿易關係,使相關國家利用美國市場獲取商業利益。可是如今,美國經濟萎縮,消費市場萎縮,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進口國,但是,美國能給其他國家提供的商業機會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美國對其他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從本質上來說,是反對全球化。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制裁,反過來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過去美國是市場經濟大國,同時也是科技創新大國,美國在許多領域掌握知識產權,如果美國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其他國家只能俯首貼耳,乖乖就範。可是如今,美國雖然仍然擁有大量的知識產權,但是,美國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已經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試圖切斷中美貿易關係,實現中美“脫鈎”。可是,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度增加。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制裁的確給中國帶來了困難,中國一些企業因為得不到美國芯片而被迫減產。可是,美國制裁措施,反而促使中國企業重視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他們加倍努力,解決產業鏈和零部件供應中存在的問題。如今中國已經開始生產自己的芯片,並且圍繞著芯片加工製造,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這對美國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