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印度與歐盟合作面臨非常大困難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1:05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印度《經濟時報》5月9日發表文章,披露印度和歐洲聯盟宣布建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可是,這篇文章的標題聳人聽聞,認為歐洲聯盟和印度簽訂協議,是為了“挫敗中國”。

  這種把中國作為假想敵,試圖通過簽訂針對中國的協議或者自由貿易區協定,強化內部團結的做法,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可能會成為西方新聞媒體乃至印度新聞媒體的基本立場。

  中國歡迎歐洲聯盟加強與印度的合作,在能源、交通運輸、數字領域開展實質性的合作,在標準、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不過,中國已經意識到,印度與歐洲聯盟的自由貿易區談判,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或者說是一種象徵性的姿態,要想取得實質性成果,將面臨非常大的困難。

  東盟國家誠摯邀請印度參加東盟國家主導的“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可是,印度提前退出。究其原因就在於,談判的內容,有可能會削弱印度的影響力。對印度來說,希望把印度洋地區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部地區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建立一個沒有自由貿易區協定的自由貿易區。

  東盟國家主導簽訂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對於加強東亞和南亞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是,其中的許多條款,與印度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以及印度現行的法律不相匹配。如果簽訂協定,那麼,印度政府將會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如果修改不了法律,那麼,印度將失信於東盟以及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正因為如此,印度中央政府審時度勢,決定退出談判,以便使印度保持經濟“獨立性”。

  印度試圖左右逢源,可是卻變成左右為難。印度希望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建立所謂的亞太聯盟,借助於美國的軍事力量,遏制中國。可是,美國進入印度洋地區,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客觀上損害了印度的地區霸權利益。因此,對於美國軍艦進入印度專屬經濟區,印度政府提出抗議。

  印度希望拉攏東南亞國家以及歐洲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對抗中國。可是,印度很快發現,如果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印度必須向東南亞國家開放市場,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比較優勢。如果印度簽訂協議,允許東南亞國家的勞工進入印度或者東南亞國家生產的服裝進入印度,那麼,印度輕工業將會面臨極大挑戰。

  歐洲聯盟希望加強與印度的合作,在印度這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增加市場份額。可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印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表面上,印度實行中央集權,可是,從國家體制來看,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印度中央政府對各聯邦主體的控制力十分有限,如果印度中央政府與歐洲聯盟簽訂協議,損害各個聯邦主體的利益,印度總理在未來的選舉中將一敗塗地。

  事實上,由於加控制重大疫情方面乏善可陳,印度已經成為病毒擴散地。印度總理在未來的選舉中能否繼續掌握政權,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印度執政黨人民黨之所以能夠長期執政,原因就在於印度國大黨後繼無人。國大黨變成了家族政黨。由於缺乏優秀人才,選舉過程中,無法提出系統性的綱領,只能攻擊印度人民黨執政方針政策。

  印度執政黨在長期執政的過程中,扎根基層,精耕細作,從而在廣大農村地區擁有雄厚的群眾基礎。可是如今,病毒肆虐,印度執政黨在控制重大疫情方面束手無策。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希望將國內的政治問題國際化,通過加強與歐洲聯盟的合作,轉移視線,掩蓋國內問題。如果和歐洲聯盟達成實質性的協議,簽訂類似於自由貿易區的協定,那麼,印度經濟發展將會面臨嚴重危機。

  說到底,印度是一個前工業化國家,印度農村人口所占比重世界第一。雖然印度執政黨雄心勃勃,印度總理把中國作為追趕的目標,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在基礎醫療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印度被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制藥國家之一,可是,重大疫情到來時,印度政府才發現,印度只不過是一個世界工廠,在生產病毒疫苗方面,嚴重依賴美國的原材料。由於美國禁止出口生產病毒疫苗的原材料,印度生物制藥企業面臨巨大危機。印度政府不得不向國際社會求助,希望西方國家幫助印度渡過難關。

  中國高度重視與印度的合作,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幫助印度控制病毒擴散。中國已經向印度捐贈制氧機等大型醫療設備,並且向印度紅十字會贈送百萬美元,希望印度紅十字會在控制重大疫情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這樣做是希望印度政府意識到,只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熱衷於合縱連橫,在國際社會建立對付中國的戰略同盟,印度才能擺脫困境,實現經濟復甦。

  歐洲聯盟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希望在國際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歐洲聯盟的主要國家領導人主動與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無論是在病毒疫苗專利許可制度上,還是在經濟合作特別是能源合作方面,歐洲聯盟主要國家領導人希望獨立自主,根據本國和本地區實際需要作出決定。歐洲聯盟加強與印度的合作,是希望借助於印度這個龐大的市場,實現經濟復甦。可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印度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但是,能否變成真正的消費市場,還需拭目以待。

  即使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要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印度絕大多數農民缺乏固定收入,城市工薪階層收入相對較低,他們根本無法購買歐洲國家出口的產品。歐洲國家對印度給予了美好的想象,可是,美好想象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

  中國希望世界多邊合作順利進行。支持歐洲聯盟主動加強與印度經濟合作。但是,如果在自由貿易區協定中增加有關排他性的條款,那麼,國際貿易市場將會被分割得支離破碎,這對於世界貿易發展極為不利。中國希望歐洲聯盟與相關國家的合作保持開放性,不要針對中國建立所謂的貿易同盟。

  現在歐洲聯盟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額高達5860億歐元,而歐洲聯盟與印度的貿易額僅僅只有650億美元。印度取代中國成為歐洲聯盟重要的貿易夥伴,現在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於印度領導人來說,希望建立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這是印度的夢想。可是,如果沒有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以鄰為壑,那麼,印度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是不可能的。中國希望印度改變立場,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放棄地區霸權主義,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印度真正成為一個負責任大國。

  中國歡迎各種地區自由貿易區協定,但是,反對針對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中國領導人明確表示,中國將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中國希望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協定”談判,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希望通過自由貿易區協定,重塑國際經貿關係,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中國始終對印度敞開大門,歡迎印度對中國投資。可是,印度政治體制以及經濟制度決定了,印度中央政府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方面患得患失。此次中國紅十字會出於人道主義,向印度捐贈醫療設備,希望在印度國內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不是消極影響。對於印度國內新聞媒體肆意渲染所謂“疫苗外交”,中國可以置之不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中國成為“東郭先生”,完全無視印度國內汹湧澎湃的反華浪潮,那麼,中國增加對印度的援助,有可能會產生非常大的副作用。

  中國必須增加兩國交往的透明度。一方面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作為印度友好鄰邦,在印度面臨困難的時候,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另一方面,中國希望國際社會意識到,當前兩國關係發展遇到困難,責任不在中國。

  中國希望印度政府拋棄意識形態偏見,把中國視為合作夥伴而不是戰略對手,不要處處與中國作對。中國希望與所有南亞國家開展合作。至於南亞國家之間的矛盾,應該通過談判加以解決。中國加強與巴基斯坦全天候戰略合作,不是針對印度。中國強化在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的商業存在,同樣不是為了和印度競爭。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活動,符合國際法所確立的基本原則。中國希望印度充分意識到,在處理兩國關係方面,只有登高望遠,才能化解分歧,找到合作的途徑。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