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周邊安全是構建命運共同體重要驅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8-20 00:01:23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隨著中國周邊外交政策與理念不斷完善,中國周邊外交更加積極有為、更加具有戰略統籌性,特別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極大地推動了周邊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主動參與地區安全治理,推動國際秩序的不斷完善,周邊地區與中國的相互依存度也不斷上升。通過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相互學習與借鑒,相互借力,共同構建新型周邊國際關係,為周邊地區安全治理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中國積極與東盟國家就安全治理展開有針對性的務實合作。如:中國與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積極在“瀾-湄”流域聯合打擊毒品走私、人口走私等違法活動、中國與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聯合反恐演習等,都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安全治理的互動與合作,有效遏制了犯罪勢力的活動,保證了“瀾-湄”水域航道安全。而且,中國還積極與南亞國家共同開展聯合反恐演習、為南亞國家培訓反恐人員;恢復與印度軍隊年度聯合演習;與中亞五國舉行“上合組織”成員國反恐培訓、聯合演習等專項安全合作活動,有效提高中國在周邊安全治理的影響力。

  中國在積極構建和完善中國與周邊國家開放與合作的發展機制進程中,也積極建立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安全對話、協商與合作機制,打造基於共同安全、共擔責任的新型安全合作機制,以合作的精神和以共同安全的宗旨處理爭端,降低發生衝突的風險。

  同時,為了維護和保持南亞地區的持續和平、安全,中國積極繼續協調了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兩國關係,中國積極勸說阿富汗塔利班回到談判桌前與政府談判,為中亞地區和平、安全與發展持續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積極奉行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為中國發展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準則,提倡包容互鑒、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積極發展與中國周邊國家的新型國家關係,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防止周邊地區衝突擴大,少對抗、多對話、多理解、多溝通,實現共同發展,使周邊地區真正成為中國新一輪發展的穩定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中國不斷積極調整其周邊地區安全治理政策,積極恢復和穩步改善了包括與日本、印度等周邊大國的關係,深化或理順了與菲律賓、緬甸、新加坡等周邊中小國家的關係,積極推動與東盟合作升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與朝鮮、韓國加強接觸協調積極影響半島局勢轉圜,加快“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並提出爭取三年內談成的時間框架等。更加強調以對話協商解決分歧,更加突出親誠惠容增進共同利益,有效遏制了周邊地區安全矛盾集中多發的局面,周邊地區安全呈現“全面緩和”之勢。但是,面對美國推行的“印太”戰略,進一步逼迫周邊地區國家選邊站隊;而且,美國與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海上戰略博弈不斷升溫,影響南海地區安全局勢根本性矛盾並未得到解決,地緣戰略競爭可能引發新的安全衝突,危機管控壓力不斷上升等,需要中國強化對周邊地區的安全治理,主動就地區經濟與安全架構的發展方向提出“中國方案”,切實有效地推進中國的安全治理,積極推進中國周邊地區安全布局,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安全治理研究,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在周邊地區穩健、務實、透明推進,增進與沿途、沿線國家的戰略互信,充分利用好中國與東盟關係的緩和區間,推動南海規則機制構建以及海上務實性安全合作,嘗試提供航行安全與自由、海上搜救與避險等方面的區域公共安全治理產品。

  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的同時,中國應積極加強周邊安全治理,進一步夯實中國與周邊地區國家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使周邊安全治理成為中國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助推器”:

  第一、在經略周邊,爭取更多朋友,強調中國未來周邊外交應統籌以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和中東等周邊次地區區域聯動,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外交的整體戰略架構基礎上,突出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徑和戰略目標,重點強化與周邊國家安全治理合作力度。從低敏感政治層面入手,逐步擴大到高敏感度安全治理領域,在強調中國與周邊國家利益共同點和交匯點的同時,建設互聯互通基礎上的高質量安全地帶,不斷充實中國與周邊國家戰略夥伴關係內涵與周邊戰略基礎。

  第二、正確對待和處理“義”與“利”的關係,用“正確義利觀”強化與周邊國家的雙邊關係,運用好安全治理這個平台,積極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安全共同體,提高中國與周邊國家安全相互依存度,以營造有利於中國新一輪發展的周邊安全環境。

  中國周邊安全治理需要增強憂患意識。中國應未雨綢繆,積極強化國際制度的參與能力,爭取發揮主導作用。繼續發揮“軟實力”在周邊地區安全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在深層次上增加中國對周邊地區的親和力與感召力,建立相應的安全預防機制和危機管控機制,努力處置各種安全突發事件。在逐步緩和的矛盾中尋找積極的最終解決方案。

  第三、不斷創新安全治理形式,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深度參與周邊地區安全治理:

  近年來,中國周邊地區存在著非國家行為體與國家行為體互相競爭、國內發展水平與治理能力要求嚴重脫節、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治理交織衝突、自身安全與地區安全相互依存理念缺失等安全治理困境,中國應更加重視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公共安全治理,積極提供中國特色的安全治理主張與方案,將中國成功的安全治理經驗不斷推廣到周邊地區,創新安全治理模式和路徑,增強中國在周邊地區安全治理的影響力,深入參與和引導周邊地區不同層次的安全治理機制,為推動建立更加安全、高效的地區安全新秩序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周邊國家提供了一個包容性、開放性強、互利合作的發展平台,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與周邊沿線國家的利益相結合,互利共贏,促進和深化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關係。“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與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與安全治理的大通道連通起來,在傳承和提升沿線國家對古絲綢之路的同時,致力於與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係,努力為地區間的和平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極大地提高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認同感和親近感,有效化解因民族、宗教問題引發的地區安全威脅,與周邊國家建立一種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諸領域的包容式、共享式的安全共同體,提高周邊國家安全治理能力,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互利共贏局面創造有利條件。

  周邊地區是中國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周邊安全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中國國內的安全局勢。維護周邊地區安全是中國周邊外交工作的重要內容。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並減少了周邊國家對中國快速發展的焦慮和疑慮,“一帶一路”正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更緊密的新型夥伴關係的“粘合劑”,也正成為中國提高國際事務話語權的主要推動力。

  在全球安全治理失靈頻發、民粹主義思潮上升的今天,全球安全挑戰越來越嚴峻且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世界安全不確定性日益加深,中國應在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歷史擔當,從整體安全治理觀出發,以一種更包容、更廣泛的姿態積極推進周邊安全治理,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周邊安全治理,不斷提高中國周邊安全治理的能力與效果,努力塑造總體有利的周邊安全環境,構建一個包容式、共享式的安全共同體,不斷提高中國在周邊地區和國家的親和力、感召力與影響力。在“一帶一路”推進進程中,進一步提高中國周邊地區安全治理水平,為最終實現周邊命運共同體目標奉獻中國的智慧和方案。

  安全治理正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發展互利共贏、務實合作的重要推動力。在雙邊與多邊層面與周邊鄰國共同維護周邊地區的安全、穩定與和平,推動互利互惠夥伴關係的發展和合作共贏和互利共生局面的形成,努力打造中國與周邊地區共同安全、共同發展的安全共同體。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