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溫總與網友聊天 樹“公民對話”風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1 09:50:16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我願意看到人們在坐地鐵的時候能夠手里拿上一本書,因為我一直認為,知識不僅給人力量,還給人安全,給人幸福。”“我總記得母親常跟我說的一句話,無論是對什麼人,要誠實,要用心講話。雖然她在前幾天患了腦栓塞,兩眼幾近失明,但是她這一番話我一直記在心裡。”“我只是帶著心來的,帶著誠意來的,我並不以為每個問題都回答的好。但是我講的話是誠實的,我希望我許諾的事情能夠真正做到。”

  新京報今天社論說,上述這些充滿溫情與智性的話語,皆出自昨日互聯網上進行的一場網絡對話,對話一方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另一方則是來自天南地北的網民。這是一場借助網絡實現的、遠程的、一對多的“官民對話”。

  人們不難發現,這場發生在總理與平民之間的在線交流,完全迥異于以往的“官民對話”。在面對網民的提問時,溫總理毫不諱言自己的身世與家長里短、若無改革開放時可能的另一種生活、對美好生活與美好事物的理解、進入改革深水區同時又深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的中國正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以及自己面對中國當下與未來的堅定價值取向。沒有官話、套話,只有真心話、暖心話,這場在線交流,並不是一場縱向的、受制于權力階梯的官民對話,而是一場橫向的、倡導人人平等的公民對話。

  社論指,就在幾年前,剛剛試水的新聞發佈會現場直播,被外界解讀為中國社會漸次開放與政府日益自信的重要信號,而現在,當說中國又有新進步。區別于以往相對封閉的記者招待會,從理論上說,這種網絡在線交流,實際上是向全體國民開放的“記者招待會”。區別于以往的記者招待會,溫總理與網民赤誠相見,樂意回答他們提出的大事小情,從中國的未來之路,到農民兄弟提出的“晴天一腳灰,雨天一腳泥”的“俺們村”的路,實際上已經將這場網絡對話,升級為一場“網民招待會”甚至“國民招待會”。

  必須承認,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網絡科技的進步,今日中國話語體系之建構日漸多元。眾所周知,在過去相對封閉的年代里,社會上流行的是官話,甚至連人們日常的生活話語,都被納入到官方話語體系之中。而現在,不僅官方話語漸漸人性化,更切近政治與人性之實質,而且在日益開放的環境中,培育出了其他許多話語,如知識話語、經濟話語、網絡話語、80後或者90後話語等。正是這些話語體系異彩紛呈,相互影響,一方面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變革的關鍵力量,另一方面又向世人展現了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生機與繁榮。

  社論又說,值得一提的是,任何級別的政府官員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政府與民的對話更不可能通過兩個多小時完成。如溫總理坦承:“這麼多網友提出數十萬個問題,我只能回答很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網民冀望于與總理交流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從側面反映這種政治交流在其他層次與環節尚有疏漏,尚需改進。

  至於溫總理此番在線交流的意義,則更在於樹立一種政治風尚或者對話原則,即“官民對話”首先是一種“公民對話”。這意味說,從總理到平民,所有對話者都有著平等的權利。這正如托克維爾在近兩百年前所說:“權利觀念明確的人,可以獨立表現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正直地表示服從而不奴顏婢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