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尊重孩子填報高考志願的“權利”
http://www.CRNTT.com   2021-06-06 14:09:24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網評:尊重孩子填報高考志願的“權利”

  來源:東方網 作者:葉金福

  臨近高考,一位網友回顧了被媽媽篡改高考志願的經歷,“被父母篡改高考志願該原諒嗎”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十年過去了,發帖網友依然耿耿於懷,回頭看媽媽當年“更長遠、更正確”的選擇,現在也沒有“幡然醒悟”。家長篡改孩子高考志願是否具有普遍性要畫個問號,但要看到,話題熱度背後是網友對選擇權的期待——家長和孩子意見衝突時,由誰來做決定?(6月5日《湛江日報》)

  眼下,隨著一年一度的高考進入倒計時,接下來,考生和家長還有一場特別重要的高考,就是填報志願。每到此時,如何填報志願就成了很多家長和考生的一個頭疼的問題。有的父母喜歡替孩子做主,父母說填報什麼志願,孩子就填報什麼;有的父母喜歡盲目跟風,見人家孩子填報什麼志願,就跟著人家亂填亂報;有的甚至還幫助孩子填報了一些孩子根本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

  按說,家長應該把填報志願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說了算”,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考分、興趣、專長等來確定自己心儀的大學或專業,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大學求學期間,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學好專業知識,為今後走上工作崗位發揮專業的優勢打下扎實的基礎。

  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每年到了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一些家長既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意願、專長等因素,又不顧孩子所學專業是否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的實用性,往往喜歡“自作主張”幫助孩子填報志願。

  筆者以為,“填報自願”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主”。作為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一些參考,既要考慮孩子的高考分數的性價比,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自身實際、專業發展前景等因素。如果只從分數考慮,不去為孩子的興趣、意願和專業等方面去考慮,就很容易走入極端。分數應該是孩子填報志願的一個“參數”,而不應成為孩子填報志願的唯一“指揮棒”。家長要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不盲目追逐名校、熱門專業和沿海發達城市,而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自己“做主”,讓孩子選擇一所自己心儀的大學去繼續深造,並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使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學有所用”,這才是孩子“填報志願”的目的和初衷。

  “填報志願”也是一場高考。但願每一位家長在孩子填報志願這件事上,既要當好孩子的“參謀”,又要把填報志願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主”,切莫因剝奪了孩子填報志願的“權利”。如此,反而是“害”了孩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