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孟超的“肝膽春秋” 
http://www.CRNTT.com   2021-05-23 14:54:39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他是新中國外科醫學的一座燈塔,他是無數身患絕症患者的最後希望。22日,山河震蕩、國士隕落,“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走完了傳奇人生,享年99歲。他愛黨愛國的底色、心系病患的情懷,將永遠銘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

  2019年9月的一天,記者採訪吳孟超院士,彼時的他已受病痛折磨,然而接受採訪的時間裡,他不高的身體始終筆直如鬆,反覆表示,無論是自己從醫還是考察培養學生,關鍵都要“對病人要有愛心、細心、熱心”。

  肝膽春秋報國情,吳孟超曾說:“我這一生有三條路走對了:回國、參軍、入黨。”5歲時,吳孟超隨母親從福州家鄉移居馬來西亞,1937年抗戰爆發,他萌生了回國投身抗戰的念頭,1940年春天約同學一起登上回國的輪船。1943年秋天,吳孟超考取了同濟醫學院,成為“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學生,走上了醫學報國之路。

  我國是肝病大國,然而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肝臟外科還是一片空白。在老師的啟發下,吳孟超將發展肝臟外科作為畢生追求,先後創立了“五葉四段”解剖學理論,奠定了我國肝臟外科的理論基礎;創立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提高了肝臟切除術的安全性;完成我國首例成功的肝癌切除手術和世界第一例中肝葉切除術;提出“二期手術”概念,使巨大肝癌患者的術後5年生存率實現飛躍……吳孟超是當之無愧的我國肝臟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從醫78載,吳孟超勇於挑戰、敢於攀登“禁區”,挽救了數以萬計病人的生命。他有一雙神奇的手,長期握刀導致右手食指明顯畸形,還有一層厚厚老繭,但只要探入病患的身體,就擁有驚人的精准穩定;他有一雙特殊的腳,右腳在穿上手術衣後會下意識“抓地”,幾個小時牢牢不動……上台、開腹、探查、切除、打結、衝洗、縫合,他的每一台手術都像電腦程序設計和控制地一樣,流暢、精湛。

  許多疑難重症患者衝著吳孟超來到上海,“讓吳老摸一摸,死也無憾”。正是由於病人的敬慕、信賴和期盼,在九旬高齡,他仍然堅守在一線。“如果有一天倒在手術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