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對澳大利亞的反制要有理、有力、有解
http://www.CRNTT.com   2020-08-05 00:19:12


 
  其次是嫉能心理。近幾年西方國家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往往對中國的發展不服氣(澳也是其中之一)。在當前西方經濟發展乏力、社會治理不善、政治亂局難解的情況下,他們很難直接標榜自身制度、效率優勢。只能在意識形態、人權、安全上做文章,攻擊不斷獲得成功的中國,以掩飾自己的失敗與衰落。

  澳雖然經濟表現尚可,但意識形態和制度上的危機感尤其強烈,所以,隨著中國實力和影響力的增強,就不可避免地被澳大利亞視作潛在威脅,對中國的發展難以接受。

  相同文明體系、相同人種,可視作天然盟友,在南太平洋,澳的這種天然盟友只有一個比自己更弱的新西蘭。但是,在所有白人西方國家中,它卻是與中國地緣關係最緊密的一個。在直線距離上,澳與中國的距離,要比北美和歐洲近上許多。這讓它在面對中國影響力南下時,有一種天然的恐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展政策中心副主任馬修•多南稱,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意識到太平洋地區將長期依賴援助,而中國是該地區新興的捐助國。

  第三是稱霸野心。1951年,澳、美和新西蘭簽訂安全條約,結成同盟關係後,澳便有了在南太建立地區霸權的野心。但苦於沒有足夠的力量,必須要依靠美國。為此,本來孤懸世界一隅的澳大利亞,幾乎參與了美國發動或主導的每一場戰爭,從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到海灣戰爭。澳從來不缺席美國主導的戰爭,就是想利用美國這個世界警察搏得上位,狐假虎威稱霸南太平洋。

  企圖在南太建立地區霸權的澳大利亞,對近年來中國與南太平洋國家關係的日益緊密越來越不滿。莫裡森總理在其上任演講中就說,將太平洋地區稱作其外交政策的最優先事項。他說希望澳大利亞與太平洋地區建立更有效的關係,因為 “他們是一個大家庭”。

  對東南亞有野心的澳大利亞,在美澳同盟關係69年到來之際,宣布構建一項針對中國的最新“絕密防禦合作框架”,並不讓人意外。澳在東南亞也有較大影響力,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的擴展也被澳視作動奶酪,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澳南海聲明。

  面對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無端攻擊和指責,我們要做到反制要有理、有力、有解。現實告訴我們,澳是美對華遏制政策最支持、最配合、最突出的國家,因此必須反制。否則,中國的權益如何維護?如何震懾那些想跟著淌渾水撈取好處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