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梅:日本對外文化輸出戰略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0-07-05 00:08:56


 

  日本內閣府和各省廳從各自的職責分工出發定義、闡釋和呈現著“酷日本”。闡釋和呈現的過程是一場為日本流行文化正名的運動。動漫文化、禦宅族文化本來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文化,屬於青年亞文化的範疇,以前在日本社會是很難登上大雅之堂的,是被污名化的存在。但是由於它們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日本政府自上而下地進行了重新闡釋,將其標榜為“軟實力”產業、“日本魅力”、“酷日本”的象徵。日本的政治精英們以流行文化為主體,將食品、傳統文化、設計、機器人以及環境技術乃至便當盒這樣的生活細微之處都進行打包,創造了一個國家公共空間和公共文化,以便形成一種“酷日本”的共同認同,並使之看起來自然、真實並且不容置疑。

  2、官民合作機制:知識和感性

  日本內閣府和各中央省廳在實施對外文化政策的同時,並不是單單憑借政府官方的力量,而是廣泛建立官民合作機制,尋求建構國際社會對日本的認同,把外國人眼中的“日本”往理想的方向操作。如何處理官方與民間的關係是對外文化輸出戰略實施中的難點。戰前,日本政府主導的文化外交飽受“文化侵略”的詬病。戰後日本政府加強了與民間力量的合作。酷日本戰略在推進過程中主要從決策、資金和實施層面構築官民合作機制,以民間的姿態與外國消費者和外國受眾接觸,以消費和客觀性知識的面貌出現,充分發揮日本文化易感染性特點。雖然實施過程一定程度上隱藏了其從上而下的特性,但是仍然在實施國家建構的職能。

  3、外國中介者的“文化轉碼”功能

  酷日本戰略要在國際社會建立對於日本的認同,並非僅僅靠日本各界的努力就能建構起來,而是與外國共同構建起來。2019年9月知識產權戰略本部推出的新版《酷日本戰略》更加重視這一點,它強調今後將以世界的視線作為起點,在日本人和外國人的共同努力下發掘日本魅力並進行傳播,從而獲得世界的共感。這也可以解釋為何2019年6月,內閣府知識產權戰略推進事務局成立“創造日本工作小組”,討論新的“酷日本戰略”時,小組成員除日本學者、2名日本企業代表之外,還包含了6名在日外資企業的外國人代表。這種人員構成顯示了今後酷日本戰略調整的方向是充分發揮外國業界人士在發掘和傳播日本魅力方面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