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直播帶貨須警惕刷單“劣幣”
http://www.CRNTT.com   2020-06-28 08:36:57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直播帶貨不斷上演銷售“神話”,網紅、明星、企業大佬前赴後繼湧入直播間。數據流量是衡量主播人氣的關鍵指標。然而,“看上去很美”的直播數據並不一定是主播的實力寫照,還有可能是虛假流量正在肆意生長。

  在不同平台上以“漲粉”“人氣”“刷單”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大量提供視頻直播平台數據服務的社交群和公司隨即彈出,數據的“灰產”正瘋狂生長。粉絲、分享、點贊、評論、播放量、直播人氣、彈幕……這些直播平台衡量熱度的數據指標都可以換算成相應的收費產品“刷”出來,有的商家還提供打包“套餐價”。

  “刷單”行為無疑會擾亂直播帶貨市場的正常秩序。長此以往,假數據還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一些弄虛作假的主播靠虛高的熱度吸引了大量資源,使得那些真正有實力帶貨的主播反而被過濾掉了。這不但對商家不公平,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刻板印象中,很多人以為,主播帶貨只需要在鏡頭前對產品誇誇其談就可以了,殊不知一名好主播也有諸多硬性標準,是一項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比如,對產品賣點敏感,熟練銷售技巧,有較強互動能力,善於數據分析總結,有營銷和活動策劃能力等。通過刷單造假粉絲數量、點贊量的主播顯然難以滿足這些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全國多地都意識到了直播人才的重要性,出台了有關扶持措施,大力引進直播人才。這既彰顯了人才觀的進化,也說明直播人才的發展將逐步走向規範化。

  當然,由於直播行業尚是新鮮事物,仍處於粗放式發展中,盡快制定相關標準規範才有利於保持良性的發展和競爭。對電商平台來說,一方面,必須做好有關主播的資質審核,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各種手段打擊直播亂象,對涉事主播依法依規給予處理,淨化平台。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直播帶貨的流量效應是短期的,長遠來看還是應該取決於產品和服務質量。

  對主播來說,要摒棄急功近利思想,不弄虛作假,實事求是地推薦產品。有關部門也要加速建立直播教學的標準化課程與培養體系,讓更多的專業人做專業事,讓更多的、別具一格的好主播出現在直播間。相信隨著相關規範標準、人才培養的完善,直播帶貨行業會逐步規範,更穩步地發展。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劉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