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主播人氣當以正氣築基
http://www.CRNTT.com   2020-06-15 14:00:05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最近一段時間,與直播有關的兩則新聞引發關注。一個是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向社會公布第五批主播黑名單,50多名網絡主播5年內將在行業內禁止註冊和直播。另一個是在全國兩會期間,針對電商直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代表提出加強直播帶貨監管的建議。在直播經濟欣欣向榮、網絡主播紅紅火火的時候,這無異於一劑“預防針”,也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

  直播經濟有多火?一組數據直觀明了:有人在助農直播中,5秒鐘內賣掉了600萬只小龍蝦和50萬個臍橙;有人只是直播一只貓睡覺,就引來2000多萬人次圍觀;單場直播的交易額更是水漲船高,最高達到數億元……可見,網絡直播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雲綜藝、雲觀影、雲養寵等新玩法、新方式層出不窮,帶動直播迅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少主播成了屏幕裡的“熟面孔”。

  直播火了,主播紅了。人氣節節攀升的同時,人們也看到,在一些直播中,本該洋溢正能量的畫面,時不時出現一些驚悚惡趣味;本應傳播真善美的鏡頭,卻頻頻上演打擦邊球、超出底線的惡俗炒作;本是講文明風尚的網絡空間,竟也成了傳播虛假信息的溫床、吞吐污言穢語的“垃圾桶”。從格調品位不高的直播內容,到職業素養堪憂的網絡主播,不僅成為影響直播經濟更上層樓的隱患,也衝擊了公序良俗的底線,給網友尤其是青少年網民帶來不良的影響。

  從本質上來說,直播經濟的基礎是“流量紅利”。對網絡主播而言,一部手機可以輕鬆打開直播入口,但要在這條路上走穩行遠並不容易。面對鏡頭侃侃而談或許不難,但要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也並不簡單。在能力素質上,主播需要持續投入、時間積累和經驗沉澱;在道德品行上,更要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畢竟,直播經濟不是“一錘子買賣”。贏得了第一波關注之後,只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主播,才能成為成熟市場業態的一部分。誰能全神貫注、精益求精,誰在博取眼球、炒作跟風,直播間的觀眾看得分明。

  流量很重要,但理清直播經濟的“流量邏輯”更為關鍵。縱觀那些高質量直播,它們的特色不單單在於追求傳統的傳播量、曝光量,還在於蘊含信息的承載量、價值的含金量。在主播的一言一行中,了解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直播的每一幀鏡頭裡,發現生活無處不在的驚喜、人人都能創造的精彩。在詮釋自己的過程中影響別人、啟發別人,這是網絡主播這個職業最重要的意義所在。只有正氣不衰、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