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阮宗澤:中國外交的溫度、亮度與力度
http://www.CRNTT.com   2020-05-31 00:07:37


 
 
  其實,這是典型的“大國競爭”零和心態的流露。美國外交在這次危機之前就出現明顯轉向,追求“美國優先”、單邊主義,從多邊體制中撤退。儘管如此,作為國際秩序的建設者與維護者,中國無意取代誰在國際秩序中的“領導地位”,填補所謂權力“真空”。順便提一句,由一個國家“領導世界”本質上就是一個自詡的偽命題,過去從來就沒有過,將來也不可能發生。

  綜觀2008年金融危機,大國合作成功挽救了世界經濟;而此次疫情危機以來,有人卻沉迷於將其他大國視為“戰略競爭者”,企圖假手危機削弱對方,從中漁利,大國之間的信任成為稀缺品。事實證明,這不過是損人不利己的短視行為,拖累了全球抗疫協作。短短數月之間,那些深陷零和博弈陷阱的人從“切爾諾貝利時刻”到“蘇伊士運河時刻”,心理落差猶如過山車般大起大伏,但中國的堅毅與韌性也更讓其憂心忡忡。

  溫度、亮度和力度

  “戰狼外交”這一標簽被炮製出爐,說明了反華勢力的意識形態偏見,將抗疫的成敗視為制度之爭,信誓旦旦地稱“民主制度”輸不起。上述言行,既可以恐嚇不明真相者,更試圖編造、羅列對中國進行戰略打壓的“合理性”。針對諸多謠言和不實之詞,中國外交需要作出必要反駁,是“自衛反擊”。如果連這都被認為是“戰狼”,那些造謠抹黑者又算什麼?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趨勢,但道路崎嶇顛簸,不可能唾手而得。如何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輿論環境的挑戰,是必修課之一。中國外交要為自身發展創造客觀友善的外部環境。為消除外界疑慮,中國在不同時期都大力增進中外溝通與理解,增加外交戰略意圖的透明度,向國際社會說明中國要成為一個怎樣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