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在建構全球性的生產鏈條和貿易體系的同時,也瓦解了不少國家的生產自立和生活用品自助能力,對全球經濟體系高度依賴。當後者因抗疫帶來的“閉關鎖國”而突然斷裂,一些國家的無力感也比往日未加入全球經濟體系時強烈得多,欠發達國家尤其如此。同時,由於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財政保障也遠不如發達國家充裕,要想重新組織本國資源或利用全球資源來化解危機,短時間也難做到。全球化內化加劇了這些國家應對突發危機時的難度,這在當前疫情的全球擴散中一覽無遺。
以往主要由資本的世界流動推動的全球化進程中,由於資本並不提供公共物品,加上資本意志對國家意志的消解,被捲入全球化的國家普遍在政治上或輕或重陷入失能,增進國民福利和抵禦危機的能力大為減弱。與此對應,亟需的是全球性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面對共同問題時的共同解決機制,包括針對全球和各國的危機處理機制。但在資本驅動的全球化中,這些方面的建構顯然是短缺的,過去一些年流行著的“全球治理”概念,並沒真正轉化或落實為實踐。
構建有責任感的“複線全球化”
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對全球化的悲觀聲音增多,普遍認為以往的那種全球化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未來需要展開“全球化的重構”。以往由資本驅動的經濟全球化是單線條的,沒考慮到各個國家在解決內部問題及全球性問題時對公共物品的需求,這實際上是有利於少數人的全球化,帶來了包括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在內廣泛不同人群間的利益疏離和政治撕裂,也削弱了各國的自我維護能力和對公共福祉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