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當代含意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00:15:54


 

  首先,中導武器具有先行打擊並解除對手武裝的強大軍事效能。其次,中導武器具有核常兼備的特點,在戰時對手不易對其預警也難以區分,因此,其極易觸發核戰爭。最後,中導武器對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戰略含義。美國部署中導武器能對中國、俄羅斯形成全面打擊能力,而中俄兩國的反制則不會對美國本土形成這種打擊能力。

  二、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動因

  第一,世界格局和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歷史表明,國際軍控形勢是世界和平與安全態勢的一面鏡子。當世界形勢出現緩和氣氛、和平成為主調時,國際軍控進程就會順利發展。反之,國際軍控進程就會受阻甚至出現逆轉。現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表明當前世界和平與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大國進入一個競爭與對抗的階段。

  第二,美國此舉的目的是提升其軍事和戰略優勢。美國認為,《中導條約》束縛了它的手腳。美國退約後可放開手腳部署中導武器,從而在歐洲謀取對俄羅斯的軍事優勢和在亞太地區平衡中國陸基導彈的“非對稱”軍事優勢,鞏固和擴大其全球戰略優勢。

  第三,美國挑起新的對抗以鞏固其軍事同盟體系。美國將推動在東歐和東亞部署中導武器,這將惡化地區地緣政治安全環境,以遏制中國、牽制俄羅斯。

  第四,美國以此力壓中國參加多邊核裁軍進程。美國將中國視為首要戰略對手,退出《中導條約》有以此要求中國加入核裁軍進程,以限制中國戰略能力成長之意。

  第五,美國退約也有振興軍工產業、服務美國經濟的考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