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文“爽感”對現實題材敘事的一次植入
http://www.CRNTT.com   2020-04-22 10:46:03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文匯網報道,“現實主義”一向是國產劇主張的價值導向,但是,熒屏上不少作品多流於浮華、隔膜的“現實題材”,少有真正切入時代生活肌理的作品。剛剛收官的《我是餘歡水》(以下簡稱《餘歡水》)是一部特別的作品,它試圖以荒誕的故事包裹深刻的現實精神,不僅要讓觀眾感嘆“從餘歡水身上看到了自己”,更力圖展現一幅微縮的社會截面。

  從最終展現出的結果來看,該劇只是部分實現了創作者的野心。劇中對於現實的描摹是現實主義的,但是對於問題的解決卻是偽現實主義的;人物具備了典型性,但人物對命運的逆襲卻沒有現實的普遍性,而是隨著“爽感”的植入呈現出頗具網文特征的幻想性。儘管如此,在熒屏精英扎堆的當下,《餘歡水》的出現是可貴的,無論是優點還是不足,對於今天的國產劇如何塑造鮮活的小人物都有積極意義。

  當大量典型性元素被堆積在一起時,也就失去了普遍性

  許多觀眾都表達出《餘歡水》帶給他們的同感與痛感。《餘歡水》的網站推薦頁上寫著:“軟慫社畜的逆襲人生”,這大概是對故事最引人眼球的總結。餘歡水是一個中年男人,一個被生活打敗的中年男人。在家中,他沒有地位,老婆瞧不起他,動不動就呵斥;在公司,他是同事的笑柄,上司訓他從來不留情面。餘歡水是孤獨而痛苦的,如劇中自述:“我難受的時候,睡不著的時候,只有黑暗會同情我;走路的時候摔倒了,只有馬路會同情我;我死了以後,只有墳墓會同情我。沒有人會真的同情我。”與此同時,餘歡水的“軟慫”也讓他與觀眾拉開距離,讓觀眾在共鳴的同時找到一塊“舒適區”:至少我不像他一樣窩囊。

  出生於1980年的餘歡水,代表著第一批走向中年的80後。劇中第一場戲,29歲的餘歡水騎著摩托超速行駛,似乎象徵著他事業的上升期,相信能力至上。狂飈的快車遇到車禍,生活就像是撞向他的那輛大貨車,餘歡水從此一蹶不振。不僅如此,車禍後的創傷應激反應還讓他成了一個撒謊精,他不願面對自己害死朋友的事實,不願面對生活,只能自欺與欺人。與其說是“說謊”,不如說是“造夢”,為自己編織一個個夢境,讓生活看起來沒那麼糟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