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為何防疫措施常與現實狀況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20-04-19 08:55:24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是非集”專欄說,政府愛講“防疫視同作戰”,但經常是用來合理化違法濫權的藉口。如政府徵用且限制防疫口罩自由生產、交易及出口,卻不把防疫物資用在民眾防疫,而用在國際間凸出“台灣”而非“中華民國”的地位。海軍敦睦遠航訓練軍艦返台後,出現了三位學生確診案例,沒想到真正專長在“作戰”的軍人,卻在防疫作戰上失守,格外令人感到諷刺。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有不少現役軍人放下軍中的任務,被政府指派到“口罩國家隊”的口罩生產線上支援,但日前在輿論壓力和朝野“立委”的質疑下,才終於開始每人每天配置一片口罩。軍人在部隊中的作息和活動與民眾極為不同,民眾所需口罩的購買尚且需要排長隊,要軍人像民眾一樣購買防疫所需的口罩,甚為強人所難。何況,最易發生群聚感染的軍隊若發生傳染,也會重傷“國防”力量。 

  政府經常告訴民眾,共軍不斷對台灣進行武力威嚇。既然如此,軍隊應該經常保持高度的警戒及充實戰備整備的力量,但若軍人還要利用放假外出排隊,或自行上網路登記購買配給的口罩,很難和軍方高度警戒及加強戰備整備聯想在一起。政府捐助防疫物資大搞“口罩外交”時,卻忽視避免軍隊染疫致“國防”力量受影響,可見民進黨政府藉疫情搞“台灣國家”的國際上政治宣傳,尤重於紮紮實實地防疫。 

  日前蔡英文視察稻米等糧食民生物資存量,並表示我們自己的所需足夠時,稻米也可援助物資缺乏的國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隨後也表示,台灣的稻米儲存需求量可達28個月,應有餘裕用來援助外國。看來,“台灣國家隊”又有準備以“人道援助”為名從事國際宣傳的政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