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國家發展不能忽視學術祛魅
http://www.CRNTT.com   2019-12-29 00:18:17


 
  西式現代化理論,就是一種裹著學術外衣的意識形態宣傳品。西式現代化理論產生於冷戰時期,最初就是美國為了爭奪發展中國家、遏制蘇聯共產主義擴張而應運而生的。按照這套理論,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西式現代化目標,就要效仿西方國家實行結構調整,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倡導的自由貿易政策。

  西式現代化理論的立足點,就是讓第三世界國家深度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分工體系。而在這種分工體系中,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理所當然地被視為奮鬥方向和目標。一些第三世界國家追求的西式現代化,其實就是向西方看齊,將西方國家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視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坐標體系和終極目標。因此,西式現代化理論被美國賦予了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意義,客觀上成了美國實現全球戰略目標的意識形態工具。

  然而,西式現代化理論幾乎完全忽略了第三世界國情的特殊性,當地文化遺產和社會體系被抹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奴役性和強制性的宏觀經濟體系。更重要的是,它忽視了一點:鼓勵發展中國家積極融入的所謂國際經濟體系,本身就是帝國主義的歷史遺產。此前數百年的歷史已然證明,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體系中長期處於不平等和受剝削地位。事實表明,二戰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不知不覺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它們並未走上富裕發達的康莊大道,反而成為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的附庸。

  中東國家是西方戰略誘導的典型案例

  中東國家就是西方意識形態化學術理論的犧牲品和受害者。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東蓬勃興起的民族主義政權,起初並未按照西方教授的成本—收益、自由貿易等行事,而是從國家安全和政治獨立的高度入手,經濟上奉行進口替代戰略,矢志推動本國工業化進程。那一時期是20世紀以來阿拉伯世界最有希望實現民族復興的時期。然而,西方國家不斷詆毀進口替代戰略,倡導以西方為目標的西式現代化理論。在西方話語霸權長期的戰略忽悠下,中東國家被牽著鼻子走上了西式現代化道路。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以薩達特推行開放政策為標誌,中東國家相繼開啟自由化、私有化、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進程,由此導致外國資本大舉進入,民族工業日趨凋敝,埃及等國的工業化水平持續倒退,最終淪為依靠旅遊、僑匯、出售石油等原材料度日的食租經濟。這些國家犧牲了發展、財富和尊嚴,但在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中仍然處於產業鏈的下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