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歐洲再不覺醒將錯失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9-12-28 00:15:24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網評:歐洲再不覺醒將錯失機遇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崔洪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當前不久馬克龍借“北約腦死亡”向美國發洩不滿時,德國政府還不惜以公開德法“戰略分歧”為代價來討好美方,這其中就有要借此換取美方放行德俄“北溪-2”輸氣管道項目的苦衷。但特朗普並不領情,美國對參與項目相關企業和個人的制裁法案如期而至。眼看兩千多公里跨度的輸氣管道還剩下最後不到200公里就要竣工了,美國的制裁讓德國感到痛並憤怒。

  美國傷及歐洲“心腹之患”

  毫無疑問,正如美國所擔心的那樣,造價超過百億美元、運營後將使俄羅斯輸德天然氣量成倍增加的“北溪-2”項目,將使歐洲更難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和隨之而來的戰略影響。因此,美國實施制裁的公開理由是“維護美國和盟友安全”。但德國和歐洲對美國的“關懷”並不買賬,它們不僅批評美國手伸得太長、搞“治外法權”,還不無揶揄地指責美國政府是想利用國家力量和政治手段,來為美國天然氣進入歐洲市場開路。

  圍繞“北溪-2”項目的博弈只是歐美這對舊盟友之間的新齟齬。從“赫爾姆斯-伯頓法案”到伊核協議,美國通過長臂管轄幹了不少損害歐洲利益的事,但此前這種損害還多是涉及貿易和金融領域的“癬疥之疾”。而制裁北溪-2項目則事關能源安全,已經是歐洲的“心腹之患”了。

  當然,究竟是“癬疥”還是“心腹”,還是要取決於歐美彼此的互信程度。在雙方卿卿我我的時期,“心腹之患”也可以被淡化為“癬疥之疾”,美國會有所克制,歐洲也可以將忍氣吞聲理解為維繫“盟友關係”的必然代價。但反之亦然,在雙方已裂隙叢生的背景下,美國不再有所收斂,歐洲也難以再含蓄隱忍。

  早在2016年提出其“全球外交安全戰略”時,歐洲就以“建設戰略自主”為名,試圖實現“戰略覺醒”。但這個覺醒的過程一直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足夠刺激的外部動力,直到特朗普政府把曾經“牢不可破”的歐美同盟關係弄得千瘡百孔。拋開經濟理由和能源依賴問題,德國和歐洲對“北溪-2”項目從猶豫到堅持的轉變,恰好與它們對美國逐漸失去信心是同步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