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雄、昆山爆炸及救災的同與不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8 09:31:05


 
  兩岸對兩場爆炸的反應,顯然是台灣緊張得多,馬英九和江宜樺親自坐陣,甚至第一動作降半旗,也不敢對陳菊該負什麼責任有任何微詞。之所以如此反應,就是怕落了綠營的口實:反應力度不够,則會被綠營罵做沒有同理心;如果檢討陳菊應該負的責任,則是政治鬥爭選舉考量。而陳菊第一時間請命,要全面檢討高雄地下管綫。被人們視為政壇金蟬脫殼老手陳菊的將責任推給馬英九政府的標准動作:其一,給人印象,自己對底綫關系的檢查管理,不是自己地方政府能够完成,需要馬英九等高層授權;其二,自己有承擔,舉一反三要徹底排查底綫管綫的隱患;其三,陳菊沒有責任,為了全面檢討地下管綫,還要繼續幹下去。

  大陸方面,第一時間習近平和李克強第一時間對救災和善後以及追究責任之外,并沒有親赴現場。這一方面因為大陸的大事件有很多,最高領導人,不可能每次都親赴現場,而且到了現場反而會因維安等原因對救災帶來不利影響。再就是對下面的人的救災善後能力有足够自信。另外也沒有台灣方面的藍綠惡鬥,不必要做足門面功夫。而昆山市長的“飆淚”與其說是對傷逝者的哀悼同情,不如說有更多自己前途和應負責任的壓力的顯現。和陳菊請命重新鋪設地下管綫的請命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大陸的官員更能够深感自己的官位不穩,或者自認為自己面對責任檢查的壓力更大。

  最後是民間對兩岸政府救災善後和追究責任的反應和評價

  台灣方面的輿論,在最初兩日,并無對陳菊應該負有什麼責任更多的檢討。特別是藍營和親藍媒體對陳菊還是比較寬厚的,大概是怕被說政治鬥爭和沒有同理心吧。但假如氣爆是發生在藍營執政的縣市,其輿論和媒體的反應就遠不止於此。即便是陳菊責無旁貸的高雄。綠營支持者,即便是有美國碩士稱號的寫手,也開始檢討馬英九政府為何要做降半旗等之類的門面功夫,對剛剛開始的檢討陳菊應負責任的聲音大家撻伐和不滿。更毋寧說,只有情緒表達的基層民衆了。與大陸相比,高雄的氣爆面臨的不僅僅是救災和善後的問題,還會成為選舉和藍綠惡鬥的主戰場。

  大陸方面,救災和善後顯然因為單純和無需太多顧忌,效率就要高很多。而責任人被追究起來,比台灣更容易有下文。

  兩岸的發生如此短時間之內的氣爆,凸顯了台資企業對安全的缺失,深層原因都是當地政府本有安全監管和第一時間應對的責任,但都或人為自己沒有管轄權力,或人為對外來企業要格外保護,忽視了平時的監管。尤其是,高雄發生氣爆之後,本應該引起大陸相關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面更多的防範,但卻沒有引起企業自身各自的檢討。今後,為了減少此類災難的發生,必須讓安全生產沒有、死角、沒有特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