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文化性格裡的改革精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10:30:29


    
  中國是一個尊重傳統和繼承傳統的國家,當改革的民意從一個普通人心中萌發并最終成為一條奔騰的大河時,改革便成為時代的主流,成為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所以,為什麼當近代中國呼籲改革、渴望改革的意識一旦覺醒,無論是誰在掌舵,都無法回避強大的改革民意。
   
  毛澤東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對於發展中的中國而言,這簇火苗便是改革創新的精神,它來自於民心,來自社會各個階層,通過同樣的文化血脈紐結在一起,在世界潮流的催化促動下,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衝擊原有的制度沉屙和思想淤泥,帶來一個嶄新的天地。
   
  有人說,中國文化的標簽是中庸守成,而非創造革新。此見有失偏頗。中庸文化僅為孔氏儒學的一個章節,并非中華文化的標簽。中國人也歷來不會在這種中庸的文化性格里尋求安逸守成,盡管歷史上有過一些腐化頽敗的王朝舊影。但是,在大多數時候,中國人都是在不斷改革突破的,不斷從封閉走向開放,也從畏首畏尾走向大刀闊斧,從衰落破敗的存亡一綫走向繁華安定的盛世,這種歷史的痕跡顯示,中國人向來對革新創造充滿好奇和展望。如果說中庸文化對中國改革的貢獻,可能是促使改革不激進,也不過分保守,使之采取一種投石問路、試水涉河的方式來進行,先局部,再廣泛鋪展。於是,“摸著石頭過河”成為中國改革方式的一種寶貴經驗,這并非其他,正是傳統文化在決策中的醞釀發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衝鋒號,凝聚改革共識,就意味著凝聚了改革的信心力量,也意味著在改革的路途上積澱了支撑和底氣。這種支撑和底氣,是持久的,是恒遠的,因為,來自文化內部最深層次的願望和經絡,一直在跳動革新的脈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