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27日電/馬英九對《亞洲週刊》說如能夠他願意去參加明年底在北京召開的APEC領袖會議,並和習近平進行“馬習會”,但馬又說:“中共已宣布不透過APEC與我見面。”
政論家趙少康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馬英九為何在此時提出這麼敏感的話題?台北和北京到底溝通過這個問題沒有?還是媒體瞎起鬨?王郁琦和張志軍的“王張會”是替“馬習會”鋪路嗎?
馬英九和習近平彼此想不想見面?我認為是想的,兩人都有一定的急迫感,否則習近平就不會說出“兩岸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而馬英九任期剩下2年半,“馬習會”必然會在歷史留下紀錄,能不能拿諾貝爾和平獎不知道,但在兩岸關係上必然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一旦突破,就很難再回頭。
不過主觀上兩人雖想見面,但客觀形勢卻困難重重,習近平會怎樣回應馬英九的“喊話”?是相應不理?還是要創造條件?而馬在民調低迷的情況下,能否獲得人民的信任授權?台灣內部相不相信馬有能力及謀略能與習交手?在在都不是容易的事。
文章指出,習近平想見馬英九,是透過國共論壇,是要把兩岸領袖見面“國內化”稱馬英九主席而非“總統”,這樣就算馬英九想去,也不敢去,馬英九如果去了,不但把自己搞垮了,也把國民黨明年底的七合一選舉搞垮了。
台灣被迫以拖待變
文章續道,馬英九想見習近平,是想在APEC國際場合,以免被罵“自我矮化”,“國際場合”是北京的大忌,根本談都不用談,但卻因為在北京舉辦,又有一些好像是“國內”的想像空間,但我不認為北京會輕易鬆口,否則馬英九也不必透過《亞洲週刊》叫板表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