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改革承諾是執政黨和公民的契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4 18:32:02  


 
  拉開歷史的維度,當下中國民眾迫切要求執政黨推進政治改革,摧毀一切凌駕於法律和人民頭上的特權,還政於民,實現憲政,實際上,並不是改旗易幟,而是兌現執政黨對當年打天下的政治承諾,是對當年革命先烈和支持群眾的一個政治交代。

  鏡頭拉回當下中國現實,要讓執政黨一下子兌現政治承諾,很難。文革對毛澤東的造神運動,把民主政治滑回到了秦始皇時代。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總體上說,仍處在外圍戰階段,至今仍是根據經濟體制改革需要而有選擇地進行適應性改革。政治領袖如同膽略不夠、水平不夠的籃球運動員,手拍政改籃球,左晃右晃,不停挪移,一會往“國情”閃,一會往“特色”挪,就是不敢投進憲政的籃筐。看上去,既不違規,又滿足觀賞欲,但是,老是不投籃,這場球注定要輸,觀眾再也等不住了。觀眾已經紛紛開始吐口水,扔水瓶,給出了三年、五年的時限,再不投籃就恐出現騷動,對立加劇,局面失控。

  是當代中國人太急嗎?民眾給執政黨兌現政治承諾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鄧小平主政時,民眾就在盼望。鄧小平曾經設想“十三大”後,要把政治體制改革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來抓,但因故未能實現。改革開放後,每一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提“政治體制改革”,溫家寶總理更是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大聲呼籲,達60多次。他說:“要讓每一個中國人活得幸福而有尊嚴;讓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讓社會實現公平正義;讓每個人對未來有信心”。這是溫總理的政改承諾,也是中國政府的承諾。

  一次次承諾,民眾一次次期盼,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並沒有順應民意,大踏步向前勇敢邁進。如今國內各階層對政改的呼聲,與日高漲。越來越多民眾,從寬容、理解已經轉向亟不可待,民怨越積越深。中國政權的合法性不可能再依靠持續的經濟增長,而是取決於在維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必須滿足各種社會需要,取決於正式程序規則和使民眾形成正義感,因而推進政改具有緊迫性。世界政治觀察家普遍認為,中國目前特別需要政治體制改革,並且越早進行越好,這樣可以避免深層次矛盾的積累,從而避免更大的風險。因為如果經濟增長率下降,動蕩是不可避免的,而政治體制改革可以發揮平衡作用,對中國發展有利。

  習近平履新總書記,讓人耳目一新,煥發了執政黨的新形象。他在廣東考察時指出:“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問題是,如何衝破和突破?民眾樂觀執政黨改進黨風,帶好政風,淨化民風,但黨風改進是黨的建設,並不是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民眾熱切希望習李新政能把政治改革的球,勇敢投進憲政法治的籃筐。最近,知識界和民眾普遍給習總書記為首的中央新班子,不吝掌聲和贊譽,不是歌功頌德,而是為了給改革派、清廉力量更多民意支持,聚合改革正能量,攻破禁區,勇闖雷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