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正視中國投資 印度應敞開懷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1 00:58:52  


文章認為,印度應該正視中國的投資。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當西方大國紛紛陷入經濟危機的囹圄時,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就成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坐標。但是,作為彼此重要的鄰國,印度和中國的交往在很多方面卻存在著阻礙。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刊文稱,中印貿易之間“不平衡”的現實與兩國經濟實力的飛速提高顯得格格不入。中印應該放下歷史的積怨,將兩國定位從“朋友”、“敵人”、“對手”等窠臼中解脫出來。文章認為,對印度而言,對待中國最好的態度就是應該視其為“投資者”。

  文章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表示,很久以前,從日食研究到佛教傳播,中印兩國之間有著很豐富而深刻的文化聯繫。但是時至今日,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這些了。

  在上世紀50年代兩國交往的“蜜月期”過後,1962年,中印爆發了邊界戰爭。自此以後,中印之間關於領土歸屬的爭端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印度人對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十分地“羨慕”,但他們也會用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來安慰自己。文章稱,除了在一些國際峰會上互相表現“友愛”,例如上個月在墨西哥舉行的G20峰會上,中國似乎並不太關心印度。甚至於,北京上海同孟買之間都沒有直飛航班。

  文章稱,印度的貿易構成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當1991年印度開始經濟開放時,西方國家仍然主導著世界經濟,印度貿易的主要對象也是西方國家。但是現在,中國經濟的崛起令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也包括印度。中國現在是印度第三大貿易夥伴,如果將香港的份額包括在內,中國將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對象。對中國的東亞鄰國來說,同中國的貿易占有主導地位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了,但印度人還正在試圖領會這一發展的意義。

  文章稱,同中國增加貿易往來對印度來說是利好的。由於價格便宜、設備精良,印度主要從中國進口生產資料。印度電信巨頭信實集團(Reliance Group)前不久從中國購入了電站和電信網設備,而部分款項由中國方面的優惠貸款墊付。中國公司經常努力促成這類生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