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廣西禁炒高考狀元 去功利化表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7:29:22  


 
  筆者認為:“炒作高考狀元”表面上看是媒體行為,但其所牽涉的面絕非媒體行為這麼簡單,它不僅助長了追名逐利、愛慕虛榮的不正之風,而且折射出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教育資源不公平性,當然歸根結底是高考制度與發展著的中國教育現實的矛盾不可調和性,具體來說是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物欲橫流、各種思潮相互交織、“百家”爭鳴的當今中國社會中,公眾的心理在教育領域功利化的典型體現。高考作為中國用於選拔人才的最高規格的考試制度,其利弊眾說紛紜,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考的弊端在不斷顯現,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化,卻不僅無法扼殺住這股不正之風,而且讓高考的功利化有了五花八門的表現形式:如《中國青年報》6月5日報道:河北一中學展示11萬轎車,校方稱獎高考狀元老師。報道一出,輿論嘩然,筆者覺得這無疑是教育部門默認條件下,學校以實際行動鼓勵狀元,公然挑戰教育部門禁炒作狀元的規定,把高考狀元的從單一的媒體炒作推到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甚至帶動起全社會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炒作的地步。

  而炒作的不良影響最主要表現是:在輿論上營造一種“成者為王:狀元是金是銀是棟梁所以被重視必將前途無量,敗者寇——不是狀元就被忽略,甚至什麼都不是”的尷尬處境和不公氛圍,雖然教育心理學認為:獎勵可以幫助受教育者維持正確做法,但炒作高考狀元的受教育者只是占極少數的狀元及其背後的師長和學校,按這樣的獎勵制度,絕大多數人都不在制度保障的範圍裡,會導致本已稀缺的教育資源向本身就占優勢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靠攏,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優劣的兩極分化,最終只能為當今明顯存在的社會貧富差距推波助瀾,那些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寒門出狀元”的身處弱勢地位的莘莘學子也許就只能在對歷史的回憶中顧影自憐、自我欣賞、寄希望於心想事成了。無論是鋪天蓋地炒作高考狀元,還是特別獎勵狀元和狀元的家長、老師和學校,其後果都是使救人的教育墮落成殺人的劊子手,這是人為製造的悲劇,更是教育制度的悲哀。

  儘管中央已禁止各地炒作高考狀元,但各地還是在或明或暗地進行炒作,形式換湯不換藥、原因多樣、只因牽涉多方利益,但最根本的是高考的制度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高考制度是應試教育的制度和它在實踐中滋生的各種問題:如作弊、狀元炒作、教育忽視學生創造性和人格個性培養、一考定終身等就把它批駁得一無是處、體無完膚,也不能因為它是社會底層民眾向上層流動的重要渠道而墨守成規、噤聲不語,我們要看到高考制度在向“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的方向邁進,但最須看到的是:體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循序漸進,日積月累。故筆者認為:教育領域去功利化勢在必行,首當其衝,並應當從高考做起,在當今教育日見功利化的情況下,廣西能身體力行地嚴格遵守國務院教育部關於禁止炒作高考狀元的規定,是實踐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推進教育公平”要求的先鋒楷模,與如今還醉心於“濃墨重彩”地炒作高考狀元的其他一些地方相比,的確先進很多,值得其他各地教育部門、學校及媒體的推崇、表揚和學習。教育的去功利化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從教育部門到各地學校和各大媒體,只要能嚴格執行高考成績發布的“十不准”規定,做到“循規蹈矩放公榜,守口如瓶不炒作”,高考去功利化指日可待,相信這並不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