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世界經濟版圖新變革 發展中國家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1 15:47:11  


 
  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各成員國亦在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共同發表了《檀香山宣言——邁向緊密聯繫的區域經濟》,指出亞太地區在目前的全球經濟中擔任著領導者的地位,以及致力於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和旨在達成自由開放貿易和投資的“茂物目標”(Bogor Goals)。同時重申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認為貿易和投資對各國創造就業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而加強地區經濟一體化在促進地區和平和穩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這些行動都可以被視為發展中國家拋開美國等發達國家對別國的干涉和影響,維護自己國家的權利。
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崛起中,與大多數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是,中國走上了一條特殊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既不易於被資本主義的完全自由經濟所滲透,又將經濟同強有力的政治更緊密地聯繫聚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與資本主義“誰控制了經濟,誰就支配了全球”,或是“艦炮外交”的觀點不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就經濟、政治和軍事的關係有著自己獨特的哲學闡述。例如毛澤東同志曾於一九四四年三月廿二日在中共中央宣傳委員會召開的宣傳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題為《關於陝甘寧邊區的文化教育問題》的講話,內容如下:

  “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是基礎。政治好比就是這個房子,經濟就是地基。……政治、軍事的力量,是為著推翻妨礙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推翻妨礙生產力發展的力量,目的是為著解放生產力,發展經濟。經濟是政治、軍事的基礎,政治、軍事是上層建築。地基是經濟,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經濟。政治、軍事之所以放在第一,是因為如果沒有它們,生產力得不到解放,就沒有可能談其他問題。”
 
  也就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又反過來作用於經濟基礎。這就決定了,中國過去在抗日戰爭時期把政治和軍事放在第一,是因為帝國主義和舊政治、舊政府、舊軍隊妨礙了中國的生產力發展,這些破壞的因素不消滅,還有什麼生產力和經濟好發展?因此就要把政治和軍事擺在第一個任務上,去消滅妨礙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的帝國主義和舊政治、舊政府、舊軍隊。但是,後來中國人民不但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還徹底消除了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政治、舊政府、舊軍隊,建立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這時候的第一任務就要擺在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上了,是不是?這就決定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於是,要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經濟,就要解決好工業和農業之間的矛盾關係,解決好經濟體制中“公”和“私”之間的矛盾關係,如此就有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且,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是以一種既靈活又正式的方式納入到整個的中國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就這一點而言,中國共產黨在過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經濟改造上已經有著豐富的經驗——當然,一旦國際形勢發生了劇烈變化,這種任務毫無疑問地亦會發生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