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個條件”為“一國兩區”降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1 15:46:21  


 
  國民黨應與大陸在達成政治互信上努力創造條件 

  吳伯雄的北京之行,大陸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國共兩黨在“一中原則”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政治互信,兩岸政治基礎更加牢固。兩岸在“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思路下,經貿往來不斷擴大,交流不斷深入。不過,國民黨在促成經濟目標的前提下,也試圖在兩岸政治談判上有相應進展。加上民進黨在“1.14”選舉中失利之後,反思其大陸政策,力圖在大陸政策上有所突破,這給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造成了一定衝擊。於是,吳伯雄的“一國兩區”可以被視為是國民黨的一次政治試溫,是拼歷史定位的一次嘗試。不過,在遭到民進黨等在野黨的抨擊之後,國民黨在此立場上出現退縮跡象。吳敦義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提出“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的建議,又提出政治談判的“三個條件”,顯示出國民黨在政治互信上的魄力和努力都還不夠。因為,依據“三個條件”,兩岸之間達成政治談判基本上不可能,也不可能實現政治互信。然而,作為民眾利益代表的政黨應該在關鍵時刻有政黨的的擔當和作為,主動創造條件,使兩岸之間的政治談判羈絆更小,負累更少。筆者認為,吳敦義的“三個條件”其實並不是講給大陸聽的,而是講給島內的反對勢力的,借以寬解在野黨“國民黨不會在政治上與大陸走得太近”。楊立憲則指出馬英九當局“不應該放棄與大陸一道創造條件,在未來四年裡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做必要的準備和嘗試”。這應該是國民黨在未來四年內的一個重要課題,應該有所作為,而不應退縮避讓。

  兩岸達成政治互信的階段性接觸 

  兩岸之間積累的歷史因素眾多,政治牽引大,但這不代表兩岸之間的政治談判遙遙無期。國台辦主任王毅指出,“要鞏固深化雙方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獲得穩固的民意支持”。吳敦義則表示“行穩以求致遠”,表示不會急躁冒進。兩岸之間對達成政治互信應該說是具有共識的,問題在於時機如何、條件如何、程度如何等,這是雙方關注的聚焦點。不過,吳伯雄在會見胡錦濤主席時,大陸肯定了“台灣意識”,並認為“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這是政治層面淺接觸及信任的表現。對於兩岸之間的政治接觸,不必急於冒進,這是正確的,可以分階段、按步驟嘗試進行:第一階段,也就初級階段,兩岸之間先開展政治接觸,開展政治對話;第二階段,即中級階段,兩岸之間在第一階段基礎上開展政治談判;第三階段,即高級階段,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開展政治合作。通過漸進式的接觸、溝通與合作,兩岸之間的政治分歧必將逐漸弱化淡去,回歸民族認同也將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