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向“共同擁有、相互承認”邁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1 21:00:53  


  作者﹕ 趙萬紅  上海  自由職業

  去年3月9日,馬英九在“海基會”成立20周年慶祝會上提到兩岸現階段能做到的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彼時,中評社社評指出了馬英九此番言論的嚴重漏洞,即如果想追求兩岸互相承認主權就等於是要兩岸相互獨立,這是包藏嚴重的台獨禍心,此番言論必須予以痛擊,我們認同中評社的觀點。時隔一年,馬英九托吳伯雄,在胡吳會上提出了“一國兩區”的立場和觀點,首次在兩岸、兩黨高層會面中確認了“兩岸同屬一中”的框架,這對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向前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也為下一步兩岸政治談判或簽署和平協議提供了更多的設想空間。在此,筆者提出兩岸“共同擁有主權、相互承認治權”的設想作為對馬英九提法的勘正和對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邁進的設想。

  第一,從現階段兩岸當局的政策立場來看,雙方都認為各自擁有包括大陸和台灣在內的整個中國的領土主權。台方的領土主權主張依據為“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中國固有的領土疆域,其範圍比目前大陸主張的領土範圍更廣,故而兩岸的領土主權主張是高度重叠的,可以歸結為兩岸“擁有共同主權”。但是,由於內戰遺留並延續導致的政治對立,使得雙方對中國主權權利的行使及對外代表權存在著排斥和爭奪。未來,隨著兩岸政治軍事、政治對立的緩和直至政治互信的深化和建立,我們期望兩岸能夠從目前“擁有共同主權”的爭議階段轉化為“共同擁有主權”的合作階段。

  第二,從兩岸人員交流往來的現狀觀察,兩岸之間實際上已經做到了互不否認治權。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灣實際上已經承認了大陸政府的治權,退一步講,大陸的治權也不需要台灣的承認;從大陸的角度來看,大陸在也沒有否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默認了台灣的治權。首先,自《金門協議》簽署以來到“兩會”制度化協商機制的建立與重啟,兩岸之間通過白手套形式已經簽訂諸多協議,其背後的實質是對對方治權的默認;其次,從大陸對台灣內部事務諸如各類選舉、行政區劃、對外交流等治權層面事務的立場來看,大陸已經做到了默認;再次,從近年兩岸官方的互訪當中可以看出,大陸對於台灣不涉主權爭議層面的機構和官員已經做到了默認或承認。因此,“相互承認治權”已經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

  第三,從理論層面分析,主權與治權很容易區分。從國際政治的角度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是完整的統一的,但由於政治對立導致雙方對涉及憲法、領土、國防、軍事、外交等主權層面的權利和事務存在互斥,而對於經濟、社會、文化等治權或曰管轄權層面的權利和事務雙方默認對方的存在。因此,兩岸結束政治對立並謀求國家和平統一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尋求一種能夠實現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共同擁有並行使國家主權的制度設計的過程。

  當前,馬英九第二任期即將開始,大陸領導層也將在年底新老交替,我們期盼台灣方面能有更加積極的作為,大陸能有更有效、更具針對性的對台思維和政策,使兩岸關係有新的、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