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晴雯撕扇”的哲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0 17:11:13  


  作者:殷洪英 山東省威海市 學生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中描述了寶玉為消晴雯的惱氣而縱容她盡情撕扇的情景。每每讀到此處,都會羨慕不已。晴雯可以毫無掩飾地在寶玉面前嬌痴恣意,而寶玉又是那麼能夠真心地關愛著晴雯。然而,會心一笑過後,除了羨慕,我更學會了這二人如此快樂灑脫的哲學。

  如果說林妹妹是《紅樓夢》裡的“詩魂”,那麼說寶玉是《紅樓夢》裡的哲學家一點不為過。他對於世間萬物有著自己的一套獨到見解。當靖王爺問及寶玉最喜諸子百家誰的文章時,寶玉答是莊子。可見他的哲學與莊子的“逍遙”有著很緊密的關係。

  單從“晴雯撕扇”一處說,就看出了其獨特的一套“愛物論”。寶玉認為,東西“不過是借人所用”,每個人有自己的用物愛好,只要不是拿其故意慪氣,便可以說是愛物了。晴雯撕扇就是將他人用來扇風的東西用來聽“撕聲兒”了,在寶玉看來,此刻扇子恰恰發揮了它應有的價值。扇子撕壞了,但是晴雯的“笑”完成了。

  莊子在《齊物論》裡說:“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某些東西在分散的過程,也就是另一些東西完成的過程,反之,也是如此。這就是達觀。

  就如年節裡,不慎將碗碟打碎,其發揮盛飯菜的功能消逝了,但是帶來的“歲歲平安”的精神慰藉功能卻形成了。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狡辯論,是人們的自我愚弄。但是實際上,古人發現並踐行的這一哲學,對今日的我們是更為珍貴可用的了。
 
  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過去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是,我們也甘願使自己的心態不斷地去迎合適應這些變化。久而久之,當我們有時間關注一下自己的時候,才發現今天的我們已經深深陷入了“固執”的泥沼,不知自拔。一個行業拋棄了自己,便終日期期艾艾,尋死覓活,卻沒有認識到這個行業失去了贈與你溫飽的功能,卻實現了將你推向新行業的功能;一個朋友欺騙了你,就從此失去了對友情的信任,不再敞開心扉,卻忘了在他帶走了所有能夠給你的快樂的同時,也帶走了他進一步能夠給你帶來的痛苦與煩惱。人們往往就是因為缺少這種達觀的心態,才讓自己和整個社會都感到窒息,看問題總是只看到一面,只給自己留一條路走,而結果往往是令自己無路可走。

  事物的功能都是人賦予的,都是相通而成為一致的。只要能看到積極作用,每個人都有“兩行”之路,人會是自我和諧的人,而社會也會是達觀和諧的社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