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近3年來香港社交媒體涉美國制裁議題的輿情聲量與關注度變化 |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香港國安法生效滿一周年之際,美國政府於7月16日出台針對7名中聯辦副主任的涉港制裁,並向在港美企發布“商業警告”,提醒企業“注意國安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港人對美方此次制裁的反應相當平淡,認為美涉港制裁措施影響有限,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難以造成衝擊,更遑論達到某些亂港勢力幻想的“攬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月全國人大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在本次有關美涉港制裁的討論中,期待中央及港府採取反制措施的呼聲也升至歷來最高。
如圖1所示,近日美國針對7名中聯辦官員的制裁措施,並沒有在香港社交媒體輿論場激起多大的水花。相關聲量與關注度皆遠低於此前的幾次制裁行動,輿情熱度僅為去年8月美方宣布制裁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兩地官員時的6%。自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美西方多次以制裁港府及中央涉港官員的方式粗暴干涉香港事務,並取消對港經貿特殊待遇,企圖動搖香港的經濟和金融地位。不過,經過這一年來港人的親身感受,這些“雷聲大、雨點小”的制裁造成的實際負面影響非常有限,美方制裁已經淪落至“沒有觀眾的獨角戲”,故此次與以往大同小異的制裁措施,再難在香港社會掀起廣泛關注與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