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實現結構封頂
http://www.CRNTT.com   2023-06-30 18:32:56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據《北京日報》報道,“成功到達指定位置!”昨天上午11時許,隨著對講機裡傳出令人激動的聲音,由北京建工集團承建的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工程鋼結構屋蓋歷經29小時、共計170米的“空中漫步”,順利實現滑移就位,這也是全國範圍內單層網殼體系滑移距離最長、難度最大的項目,標志著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項目正式實現結構封頂。

  滑移就位縮短數月工期

  昨天早上,從北京朝陽站的高架候車廳向外望去,西廣場一側的朝陽站交通樞紐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從高處看,樞紐中央的地下換乘大廳一覽無餘,周圍一層層平台錯落有致,仿佛一座即將完工的“地下城”。記者注意到,就在施工區域正中央的空中,搭起了4條平行的滑軌,一座巨大的鋼結構屋頂“骨架”,正沿著滑軌從南向北緩慢移動。

  由於時間緊工期重,工作面交叉涉及比較多,為了加快整體工程進度,朝陽站交通樞紐在搭建屋蓋時,放棄了傳統的散拼施工方式,而是預先將屋蓋鋼結構構件拼裝完成,再通過滑移讓屋蓋“歸位”。“屋蓋組裝在南側的施工場地進行。組裝的同時,樞紐的地下結構同步完成施工,這樣避免了相互幹擾,縮短了數月工期。”北京建工朝陽站交通樞紐項目經理馬曉輝介紹,相比散拼吊裝施工,整體滑移的難度更高,但效率也大大提升。

  12個頂推點偏移不超5厘米

  6月26日一大早,朝陽站交通樞紐屋蓋滑移工作正式開始。4條滑道上的12個頂推點同步發力,通過液壓爬行器,將這座重達3200噸的鋼結構,緩慢地從工地南側推行到換乘大廳的正上方。

  馬曉輝介紹,由於屋蓋采用了薄型網殼鋼結構,整體跨度大,如果滑移時受力不均,易形變。在滑移過程中,4條滑軌的移動需要保持高度的同步。為此,每個頂推點的位移誤差需要保持在5厘米之內。在滑移過程中,項目團隊實時進行數據監測,并針對各項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避免了滑移過程中的偏移、“卡軌”現象,確保了整體施工安全平穩有序進行。<nextpage>

  經過約29小時的滑移,朝陽站交通樞紐屋蓋順利就位,為下一步開展室內、幕墻及屋面部分的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記者注意到,在屋蓋滑移到位之後,位於大廳中央的兩根“巨柱”托起了整個交通樞紐的鋼結構屋蓋。未來,這裡將成為換乘大廳。“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星耀天穹’,內部空間非常敞亮,同時有著漂亮的曲綫弧度。抬頭看,還會呈現出星星點點的視覺效果。”馬曉輝介紹,兩根“巨柱”猶如兩朵斜向上開放的“喇叭花”,像雙手一樣托起整個鋼屋蓋,後續隨著幕墻部分的施工,陽光可以直接引入地下空間,更顯敞亮。

  將實現多種交通方式換乘

  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是為京沈客專北京朝陽站配套的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將承擔京沈客專、市郊鐵路東北環綫客流集散及軌道交通3號綫、R4綫運營任務,并同時滿足與地面公交、出租車等多種城市交通方式的換乘需求,實現高效便捷的客流集散。

  首發集團公聯公司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工程現場指揮常清偉介紹,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總建築規模約13.3萬平方米,地上兩層約3.1萬平方米、地下三層約10.2萬平方米。其主體部分被巨大的鋼結構包圍,鋼結構總用鋼量達到1.3萬噸,整個屋蓋全部由單層鋼箱梁網殼結構組成。

  目前,由公聯公司負責建設的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豐台站交通樞紐、通馬路交通樞紐、環球影城北交通樞紐、望京西綜合交通樞紐、蘋果園交通樞紐都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未來將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交通出行條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