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樓市大約在冬季 唯盼寒天不太冷
http://www.CRNTT.com   2019-12-24 14:22:49


来源:路透
  2019年可說是香港自回歸以來社會和政治上最動蕩的一年,經濟陷入10年來首次衰退差不多已成定局,而樓價自6月起連續下行的這股頽勢,可能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仍難以擺脫。

  儘管自2009年起出現的房地產牛市或不能在鼠年延續,惟過去多年支持樓價不墜的低息環境、住房供應不足、資金充裕等基本因素其實未有太大變化;香港樓價與短期經濟表現繼續“脫節”,同時本地剛性需求保持強勁,市場人士認為樓市長遠並不那麼悲觀。

  “6月之後香港發生這麼大的事,但樓價只是從頂峰下跌不到6%,實在太少...樓價與經濟環境完全脫節。”星展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說。

  謝家曦解釋這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香港低息環境持續多年,不少人心態是希望買“磚頭”保值;第二,特首林鄭月娥在10月施政報告中放寬九成及八成按揭保險樓價上限分別至800萬港元及1,000萬港元後,釋放了購買力;第三是香港人口不斷上升,長遠土地仍短缺,即使政府擬引用法例收回部分私人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但只是杯水車薪。

  香港樓市自2009年反彈以來,住宅樓價累積升幅高達2.6倍。政府公布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顯示,在本地社會運動及經濟轉差觸發的本輪樓價跌浪中,樓價6月至10月累計跌5.2%,但因上半年樓市暢旺,1-10月樓價指數累計仍升4.6%。

  陰晴不定

  令香港經濟及樓市2020年較難預測的主要原因,是現在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前所未見。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陶汝鴻指出,香港自回歸中國以來經歷的幾次樓市大調整,主要原因都是外圍金融市場動蕩引發,令經濟基調受損造成的危機。

  “但這次中美貿易談判及香港社會事件這兩因素太dominant(突出)。我不會認為這兩項因素會永遠存在,一定有解決的一天,但長遠仍要看政治事件對香港經濟的基調有多深及多長遠的影響,而這方面暫時仍未能預計得到。”他說。

  自2019年6月初至今,香港歷經了逾900場示威,上百萬人上街示威,逾6,100人被捕,警方使用催淚彈、橡膠子彈上萬枚。事件令社會嚴重撕裂,重擊本地消費及相關行業,叠加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環球經濟滑坡等外來衝擊,政府預期,香港2019年將錄得10年來首次經濟負增長。

  經濟放緩令持續低企的失業率回升,政府9-11月數據顯示,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升至三年高位的5.2%,單計餐飲服務的失業率更創逾八年新高的6.2%。同期香港整體失業率進一步升至3.2%的2017年中以來高位,相較4-6月2.8%的逾20年最低水平高出0.4個百分點。

  謝家曦表示,現時香港金融市場尚算穩定,聯繫匯率沒受到衝擊,雖然勞工市場轉弱,但對整體失業率的影響應不會太大。

  市場對2020年香港住宅樓價大多看跌,其中戴德梁行估計上半年跌10-15%,仲量聯行料全年跌10-15%;萊坊及中原地產則料全年跌約5%。另一方面,美聯物業及利嘉閣看法進取,分別料樓價有5%及10%的升幅。

  房地產“固若金湯”?

  一宗香港人在台灣的殺人案,觸發香港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掀起這場席捲香港全社會的風波。雖然林鄭月娥在9月4日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但這場社會動蕩自6月初起已持續超過半年仍未能平息。

  這場本地風波更提升至國際層面,在北京的強烈反對下,美國總統特朗普11月底簽署了國會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主力投資香港商舖、寫字樓及豪宅物業的資深地產投資者、紀惠集團副主席湯文亮提出另一觀點。他認為,政府撤回《逃犯條例》,加上美國的人權法案,反而令到香港房地產及金融中心地位“固若金湯”。

  “假如逃犯條例通過了,香港可能會很平靜,但樓價會跌,因為資金會慢慢撤走。現在雖然大風大浪,但根基更好。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現在的結果。社運可以復元,但(逃犯)條例通過了就不能復元。”湯文亮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