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股災高危月 美歐日股市最凶險
http://www.CRNTT.com   2023-10-06 11:39:26


美國經濟存在不同程度危機,加上股市估值偏高,隨時出現恐慌性拋售。(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踏入10月股災月,受到高利率丶高通脹衝擊,美歐日等發達國經濟與金融風險進一步突顯。由於美國加息未止,加上政治內鬥加劇,政府停擺危機未解,以致美債跌勢一發不可收拾,還拖跌歐洲丶日本等主權債。目前市場日益憂慮美債風暴升級,並可能出現火燒連環船,導致歐債危機重燃以及日本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當前市場恐慌正在升溫,今年來大幅炒上、估值偏高的美歐日股市最為凶險,存在股災式崩跌風險。

  大公報報導,九月美股三大指數,即道指丶標指與納指的跌幅介乎3.5%至5.8%,為年內最大單月跌幅,這預示美股轉勢向下,像1987年10月股災丶單日暴瀉逾20%,隨時歷史重演。

  政治內鬥激化  美債風暴升級

  近日聯儲局委員續發表利率鷹派言論,暗示要繼續加息,而華爾街大行紛紛警告聯邦基金利率高處未算高,例如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估計美息可能上升至6厘,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預測更嚇人,預期最壞情況下,利率上升至7厘,更直言利率由5厘升至7厘,將比利率由3厘升至5厘更加痛苦,暗示經濟與金融市場難有好日子。

  事實上,踏入今年第四季,環球股市波動性將有增無減,其中美股跌勢進一步擴大,道指年內升幅一筆勾銷,主要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未解。美國政治內鬥加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歷史性被罷免,反映共和黨由強硬派主導,要在下月中前與民主黨就財政撥款議案取得共識的難度加大,目前美國政府停擺丶債務違約風險更高,這可從美國國債持續被拋售反映出來。

  歐經濟危機大 股匯債齊跌

  近期美國國債價格跌勢一發不可收拾,10年期與30年期美國國債息曾升上4.81厘與5厘的16年高位,長期債息猛升意味企業與個人信貸成本大升、利息支出大增。當前美國物業定息按揭利率升至7.5厘,為2000年以來最高,信貸違約風險高懸,隨時引爆銀行丶地產危機。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銀行業在今年六月底未兌現投資損失5580億美元,隨著過去數月債價進一步急跌,銀行業未兌現損失可能擴大至7000至8000億美元,美國恐面臨新一波銀行爆煲潮,觸發美股更猛烈沽售。

  日本退出量寬 恐股災式下跌

  至於歐洲經濟表現比美國更加脆弱,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由八月的43.5回落至九月的43.4,顯示高利率與俄烏衝突持續令製造業深陷嚴重收縮,其中本是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九月製造業PMI指數低至39.6,猶如歐洲經濟病夫,難怪德國總理朔爾茨表態反對歐盟對中國新能源車反補貼調查,認為是貿易保護主義。這反映德國憂慮反補貼調查得不償失,失去中國市場,進一步打擊自身經濟。

  事實上,美債大跌,還拖跌全球主權債,歐洲債務危機有可能死灰復燃,意大利10年期國債息升至4.964%的2012年來最高水平,而堅持負利率政策的日本,債價承受頗大壓力,10年期日本國債升至0.8厘的13年高位,日圓兌美元一度跌穿150重要關口,目前市場高度關注日本政府會否逐步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即減少入市買債,令市場流動性收緊,加上日本上月製造業PMI下降至48.5,今年大幅炒高兩成的日本股市恐現股災式下跌,還可能禍延環球股市。

  美歐日經濟存在不同程度危機,復加股市估值偏高與投資者恐慌情緒升溫,隨時出現惡性拋售。由於外圍股市風高浪急,港股難以獨善其身,恒生指數退守至17000點附近,但內地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定向好,九月製造業PMI指數重上50.2的擴張水平,且連升四個月,經濟呈現積極變化,以中資股為主的港股,現水平估值吸引,目前反而是趁低吸納的時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