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免門票是為了“算大賬”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13:45:54


(圖源:央視新聞)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這兩年,不少地方的景區通過各種方式減免門票:有的針對淡季和一些特定節假日免票;有的針對特定人群免票,比如60歲以上老年人、學生群體、醫務工作者等;有的還玩出了新花樣,需要遊客憑真本事“打卡”通關,比如背誦《滕王閣序》等古詩文。景區引得遊客紛至沓來,實現口碑與效益雙豐收。

  也有個別地方腦筋沒有轉過彎來,依然把發展旅遊簡單等同於門票經濟,大門票套小門票,各種巧立名目的收費令消費者防不勝防,甚至有的地方還希望通過門票吃上“躺贏”飯。

  如今,對門票經濟的依賴程度成為衡量某地旅遊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往往越是旅遊業高度發達、服務配套成熟完善的地區,就越不在乎門票費。

  也許有人會說:放著送上門的真金白銀不收,豈不是虧了?這就要從經濟學的外部性理論說起。外部性也稱作外部效應,分為正外部效應與負外部效應。

  正外部效應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需花費成本。比如,科教文衛事業可以為全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改善國民健康狀況。負外部效應則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比如工廠排放污染物破壞了環境。

  免門票充分放大了旅遊業的正外部效應。雖然門票收入下降,景區“小賬”暫時受到損失,但客流量增加,全面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經濟增長,相關行業均因此獲益。從地方經濟發展的“大賬”來看,顯然是賺的更多。

  這一點,早在杭州開放西湖的案例中得到印證。自從西湖拆圍墻、免門票以來,杭州旅遊總收入從2002年的294億元,到2019年增長至4005億元,增長了10多倍。該“算大賬”還是“算小賬”,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