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破解縣域電商貨源不優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3-28 09:45:40


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破解縣域電商發展瓶頸,要以打造網紅產品為突破口,以重塑數字產業鏈為基礎,以培育數字人才為支撐,形成數實融合產業生態。

  日前,《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出台,對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出具體規劃,其中農業是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的重點領域。許多地區積極探索發展縣域數字經濟,尤其是許多中西部地區通過發展農產品電商,推動縣域農產品、傳統文化手工產品等相關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實現縣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但在實踐中,不少地區發展農產品電商往往面臨貨源不優、無貨可賣的尷尬局面。雖然很多縣都有多種優質農產品,但是這些初級農產品大多不適合直接在網上銷售,由此出現了物產豐富卻無貨可賣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是農產品沒有形成穩定可靠的供應鏈。由於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影響,加之不少農產品由農戶分散種養,會帶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波動。二是農產品加工能力不夠足,比如中西部很多縣都生產雜糧,但是當地缺乏農產品加工能力,只能在網上以初級產品的形式低價出售,容易陷入同質化低價競爭。三是沒有充分挖掘農產品的品牌價值。雖然數字平台能夠匯集差異化的市場需求,為農產品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為優質農產品建立了直接鏈接高端消費群體的可能,但是衹有提升農產品品質、打造農產品品牌,數字經濟的上述優勢才能發揮出來。

  破解縣域電商的發展瓶頸,需要從產品、產業到人才的不同維度做系統工作。具體而言,就是以打造網紅產品為突破口,以重塑數字產業鏈為基礎,以培育數字人才為支撐,形成縣域數實融合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數字經濟能下沉、能扎根、可持續。

  打造網紅產品是破解難題的突破口。通過打造網紅產品,實現農產品電商化轉型,將本地初級農產品轉變成為標準化、品牌化和品質化的商品。標準化針對農產品供應的質量和產量的自然波動問題,建立穩定的供應鏈。品牌化是對消費群體有精準判斷,在產品形態、產品包裝設計和營銷策略等各方面進行革新,賦予農產品文化意涵,使得農產品能夠對接差異化消費群體。品質化是提升產品質量,適應高層次消費群體的需求,助力打造具有一定區域知名度的網紅產品。

  重塑縣域數字產業鏈是打造網紅產品的基礎。農業產業鏈本身就是一個三次產業融合的複雜體系,包含了農產品的種養、收購加工、物流銷售等多個環節,有眾多參與主體。產業鏈重塑是數字經濟與縣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具體過程,它一方面以縣域既有的產業鏈為依托,同時也對縣域既有產業鏈進行改造和提升。首先,在種植養殖端建立企業與農戶的有效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產品品質、提升初級農產品的供給能力。其次,提升縣域的農產品加工能力,通過農產品加工體系將初級農產品轉化為多樣化的產品體系,比如山西省一些縣將優質小米轉化為小米鍋巴、小米咖啡、小米茶等產品。最後,建設產品設計、包裝、物流和營銷等產業鏈配套服務體系,提高產品的品牌化能力,擴大產品銷售範圍、提升產品附加值。

  培育數字人才是打造產品、重塑產業的支撐。很多中西部縣域人口外流嚴重,電商產業鏈也面臨著勞動力和人才短缺的困難。為此,很多地方引入了外來的運營團隊開展研發產品、培訓網紅、直播帶貨等業務。然而,要實現縣域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仍需要培育一個穩定的本地人才隊伍。外來的數字平台企業可能面臨技術和業務如何在縣域整合落地的挑戰,這也需要有一批本鄉本土人才發揮中間作用。在這個背景下,很多縣城、鄉鎮興起了一批“小鎮創業家”,他們服務於電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這些創業者具有一定的學歷和城市就業創業經歷,掌握一定數字技術、理解互聯網思維和城市生活方式,但是同時又生長在縣域社會,深度嵌入了縣域社會網絡。因此,他們往往成為縣域數字產業鏈的協調者,也是縣域社會與外部世界的連接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