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因地制宜著力提升縣域診療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1-03-13 22:38:08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人民網報道,近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21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這是自2016年起,該系列圓桌論壇連續舉辦的第六屆。

  在主題為“探路十四五 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專場圓桌論壇上,專家學者以及基層一線從業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齊聚一堂,就如何提高縣域醫療能力,滿足縣域居民醫療服務需求相關話題進行探討,為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建言獻策。

  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

  “目前部分縣級醫院硬件設備先進,醫院環境良好,但由於業務能力不夠,人才不足等原因,設備無法投入使用,不能很好地用於救治患者。同時,一些偏遠地區醫院仍舊處於沒有設備、也沒有人才的狀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聯合主席李兆申認為,要加強基層醫院學科結構建設、診療能力提升、人才培養提升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從學科結構、診療能力、人才培養三方面提升縣醫院發展水平。並且要根據縣級醫院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表示,多項政策明確強調要補足縣級醫院存在的短板,各縣級醫院需盡快補足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綜合施策,著力解決。針對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當地政府要加大對縣級醫院的投入。此外,他提到,縣級醫院自身要積極推進改革創新,通過改革解決長期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問題,從思想模式、薪酬分配、管理模式方面入手,結合當前形勢,進一步改革創新。

  縣域醫療發展要因地制宜

  “基層醫療補短板過程中,要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現狀及醫療需求,評估投入是否能有效轉化,以及能否維持相關學科、科室的正常運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聯合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認為,縣域醫療機構是百姓家門口的健康守門人。要把老百姓的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篩選出來並進行管理。對於縣域醫療機構的建設目標及要求,不應該一味追求“高大上”,應結合醫院自身實際情況及患者醫療需求做到“有限地投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