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服務機器人急需行業技術規範
http://www.CRNTT.com   2020-12-30 15:29:28


 
  相比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行業。應甫臣認為,當前服務機器人,已經在某些垂直領域取得規模化應用,比如酒店、餐廳清潔、樓宇等,從功能的角度來說,在室內配送、清潔巡邏、消毒、迎賓導覽等領域也已經相對成熟。對於室外場景,服務機器人還處於探索期,但在不久的將來,封閉園區內的服務機器人,應該也能得到快速發展,同時室外機器人和室內機器人的協作,也勢在必行。

  “另外一個大的發展方向是移動機器人和機械臂的結合,可以極大的擴展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功能和場景,目前機械臂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速度也很快,我們所期待的家庭機器人管家,也不會太遙遠了。”應甫臣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珠海市嶺南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朱曉蕊認為,移動機器人已經具備了以下特點,即智能系統感知能力和行動能力日益增強;人與智能系統日益融合,人機共融環境正在形成;新型智能移動機器人在未知社會環境中具有學習行人行為模式的能力。

  自主定位導航技術是基石

  伴隨著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導航、傳感、半導體以及動力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機器人在功能、性能、自主性、易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創新也在不斷突破。

  “自主定位導航技術在服務機器人中起著基石般的作用。”應甫臣指出,因為它解決了3個核心問題:我在哪,要去哪,怎麼去;只有解決了這幾個問題,服務機器人才能有更大的工作和服務空間。

  “同時,機器人在移動過程中,需要和環境、人類、其他機器人都有交互,比如多個機器人同時進出電梯,如何確保先出後進,以及機器人如何排隊等;再比如機器人在狹窄通道相互,如何相互避讓,是否都遵循右行規則,在路口相遇的時候,是否需要有虛擬的紅綠燈來保障交通效率和安全?”應甫臣說,所有這些問題,不是一家公司能確定和解決的,整體機器人群組的效率需要有行業的技術規範、標準、認證,來確保各廠家的機器人,都遵循一套規則(比如交通規則、通訊協議等)、保障同場景內機器人都能高效有秩序的提供各自的服務,如此才能使得這個行業真正發展起來。

  應甫臣預測,未來我們身邊的機器人數量,或許將超過人類的數量,而且功能和形態也各異,如果沒有配套的技術規範來約束機器人,其行業發展也會陷入混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