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疫情衝擊下 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曲折中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0-12-29 09:54:12


 
  與歐美情況不同,11月15日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東亞地區對於區域一體化路徑的新探索取得重大突破。

  RCEP的意義顯而易見。對於東亞地區來說,RCEP統合了5個“東盟+1”自由貿易協定(FTA),大大消除了東亞地區自貿協定網絡相互重叠交織的狀態,能夠大幅降低貿易成本。它為占全球總量約30%的總人口、經濟體量和東亞區域內最重要的中間品貿易提供了一個一體化大市場,還首次將中日這兩個經濟體直接納入一個自貿區框架中。這些無疑使得RCEP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極大提振了全球範圍內區域合作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RCEP涵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囊括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為部分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的國家提供過渡期,充分考慮了成員間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差異,幫助發展中成員特別是最不發達成員充分共享經貿合作成果。它表現出的多元性、包容性,為南北型貿易合作提供了新模式,也為促進多邊主義和地區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應該說,由於範圍相對較小、夥伴選擇自由度更高,達成區域貿易協定的難度小於推動全球多邊經貿合作的難度。特別是在遭遇逆全球化思潮、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因素干擾的當下,以WTO為核心的多邊經貿體系遭受巨大衝擊。能夠帶來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的區域合作安排,對部分國家來說,已經在無形之中成為更重要、更保險的選擇。同時,致力於區域合作和貿易便利化的東盟、中國等經濟體,已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積極推動力量。

  當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仍面臨許多制約因素。印度未加入RCEP、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等表明,縱使是區域性安排,甚至是盟友間的合作,也會遭到國內保護主義的阻滯。在疫情衝擊下,相對脆弱的國際供應鏈讓不少國家以懷疑目光看待對外貿易依賴。換言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