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20-12-17 09:01:22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12月16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文章指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文章強調,《巴黎協定》符合全球發展大方向,成果來之不易,應該共同堅守,不能輕言放棄。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必須擔負的責任!

  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全球治理體系只有適應國際經濟格局新要求,才能為全球經濟提供有力保障。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占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已接近4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80%,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每個國家都有發展權利,同時都應該在更加廣闊的層面考慮自身利益,不能以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回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

  當前,最迫切的任務是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理應平等參與決策、享受權利、履行義務。應當看到,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國際貿易投資持續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受到非經濟因素嚴重衝擊。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不能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要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要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的發展,關鍵在於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觀察中國發展,要看中國人民得到了什麼收獲,更要看中國人民付出了什麼辛勞;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這才是全面的看法。習近平總書記就此強調:我們要下大氣力發展全球互聯互通,讓世界各國實現聯動增長,走向共同繁榮。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在開放中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只要我們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易賽鍵(《求是》雜誌社副編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