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App排名背後的“刷榜”貓膩 揭秘兩億“刷榜”地下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0-12-15 11:23:26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快節奏時代,手機App數量多如牛毛,讓消費者選擇困難,排行榜就成為極為重要的C位出道方式。為了提高App的排名而衍生出的“刷榜”這一地下產業鏈,成了不少人的“生財之道”。80後蔣德(化名)靠著幫App“刷榜”成為年入過千萬元的“成功人士”,最終鋌而走險成為違法App的幕後幫凶。

  初中肄業的蔣德原來是做倒賣遊戲幣和裝備生意的,後來生意不再像以前那麼賺錢了,2013年,他在App“刷榜”中嗅到“商機”。

  App“刷榜”與網絡電商平台“刷單”類似,是App開發商為了提升該款軟件在手機應用市場中的排名,通過“刷榜”公司的操作使其軟件的下載量在短時間內激增,從而迅速提升排名的一種競爭方式。“手機下載App賺錢”其實就是研發公司將要推廣的App軟件投放到一些名為“積分墻”的軟件平台上,每天發布下載任務訂單,個人或工作室接單後,每次成功下載並試玩幾分鐘就算完成一個量,研發公司就會給“積分墻”平台相應的獎勵,從平台上接單的個人或工作室可以分到1到2元的利潤。

  這些被刷榜的App下載量在短時間內激增,在其官方商城中的排名會迅速提升,有些甚至可能從幾百名開外一躍成為排名前十甚至前三。排名越靠前,軟件就越容易被手機用戶搜索到。這些手機軟件研發公司會花巨資來宣傳自己旗下的產品,從而催生出一條手機軟件刷榜的地下產業鏈。

  起初,蔣德購買了6部手機,和一個朋友一起下載App賺錢。嘗到甜頭後,他又陸續購進100多台手機並雇傭12名員工,在連雲港市贛榆區、東海縣的兩個鄉鎮成立工作室,專門為手機App“刷榜”,短短兩年間就獲利100餘萬元。

  了解到一些行業內幕後,蔣德發現,做工作室人工手“刷榜”雖然賺錢,但是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不如直接做“積分墻”。2015年下半年,他租用了一家公司的“積分墻”平台,自己負責維護和經營。2016年和2017年,他先後註冊成立了3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