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雄石化產業工會組自救會 向民進黨喊話
http://www.CRNTT.com   2020-12-14 15:07:06


30多位石化產業工會理事長齊聚一堂,組織“石化產業勞工自救會”,抗議民進黨政府欲把特種大社工業區降編乙種。(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2月14日電(記者 高易伸)30多位高雄地區石化相關產業工會理事長14日齊聚一堂,組織“石化產業勞工自救會”抗議政府欲把特種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大社工業區反降編自救會會長、國喬石化產業工會理事長孫學山表示,降編等同關廠,大社工業區年產值高達新台幣1千億元,產品又以內需為主,佔台灣石化需求60%,一旦政府貿然降編乙種工業區,相關業者各項操作許可證及環保證將無法展延,等同關廠一途。

  孫學山說,貿然將編將衝擊工業區周邊近15萬民眾生計,況且勞工朋友一路相挺民進黨,也不乏今日與會的各企業工會理事長。請各工會成員莫忘參與工會初衷,暫時捨棄政黨理念,因為石化業沒有被分化的本錢,團結力量才大。大家爭取的僅僅是一個最基本的工作權而已。

  石化產業勞工自救會今日上午在高雄市林園區石化產業總工會成立,包括中油、台塑等30多家石化企業的工會理事長全部到齊,還有學界及石化老兵前來力挺。

  與會的新高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表示,長期以來,高雄的石化產業不斷被環保團體用表面數據來扭曲及放大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刻意漠視廠商和員工投入大量資源改善與對於設備污染防治的付出,以不客觀的資訊來誤導政府和居民對石化產業的認知。

  何政家說,大社工業區一旦降編為乙種工業用地,光是無法更新設備和擴廠,除了使設備安全產生更大疑慮外,更讓產業難以穩定發展,最終走向自然萎縮乃至關廠的命運!導致大社工業區的所有從業勞工面臨失業,其家庭失去經濟支撐的可悲慘況。

  高雄市石化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寳柱表示,近年農地工廠合法化的問題,不分藍綠執政的政府均設法尋求解決之道,一直到去年工輔法通過後,多數的廠商才得到一條可以合法經營的明路。

  高雄市石化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葉崇孝指出,鋼鐵及石油煉製是高雄的根,我們支持高雄需要轉型城市規劃需要更新,而轉型不是砍掉我們的根,這是本末倒置,呼籲高雄市政府應學習新加坡,轉型為綜合型城市,而非貿然將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

  高雄科技大學化材系教授何宗漢表示,大社工業區是“經濟部”於1973年編定的石化工業區,其開發目的,係為促進工業發展,解決石化業原料仰賴國外進口不便,藉以降低成本,增強國際市場之競爭力。40多年來提供大高雄就業機會並繁榮地方經濟,但隨著高雄市都市發展人口快速密集,為保障當地居民健康及地區長遠發展,因應產業多元發展,大社工業區的遷移已是時勢所趨,業者務必積極規劃。

  何宗翰指出,他不反對降編,只是希望循序漸進先將大社工業區降為甲種工業區,讓業者可以持續營運,等到政府輔導業者遷廠後,再降為乙種工業區,以保障當地2500多人的工作權及社區發展。

  石化企業工會今憤慨站出成立自救會悍衛工作權,12月18日上午10時還要付高雄市議會陳情,並舉行遊行誓師大會。12月26日將發動石化產業勞工上街頭,捍衛工作生存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