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巨頭陸續回歸A股 央企市值開始裂變式增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0 11:05:51  


  中評社廣州7月10日電/經過短暫的逐漸減少階段後,滬深股市中央企業轄下上市公司數量現在攀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雖然總股本占全部A股公司的比例由2005年底的37.84%降至上週末的30. 50%,但中央企業轄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卻由原來的26.53%上升到了27.16%。值得注意的是,市值占比的這種裂變式增長還是剛剛開始。 

  中央企業市值占比提升,才僅僅是為現在開始的裂變式增長開了個頭。繼續收購地方原有上市公司,H股回歸A股,向現有上市公司注資,是中央企業未來提升市值占比的三大路徑。中央企業爭先恐後地收購地方上市公司,意在爭取自己進入所屬行業的前三名,從而減少被其它中央企業所鯨吞的機會。同樣,向上市公司注資也是為了自身快速做大做強。中央企業未來3年有待進入股票市場的淨資產超過3萬億,它們的整體上市將使A股規模大幅度擴張。以2倍市淨率計算,中央企業資產將使其A股市值超過16萬億,幾乎與目前A股市場總市值相差無幾。 

  經過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的持續注資後,由滬東重機演變而來的中國船舶正在向全球市值最大的造船公司方向挺進。按照中央企業將資源向關鍵領域集聚的整合思路,A股市場有望出現更多的中國船舶這樣的巨型上市公司,而A股“國家隊”必然進一步快速地抬升中央企業的市值。 

  央企市值增長迅速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截至6月底,滬深股市上隸屬中央企業的上市公司至少達到236家。在這個“新高”出現之前,前面的最高紀錄是2005年底的203家。從2005年年底開始,中央企業掀起了一輪前所未有的清理轄下上市公司的風潮,最為典型的是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中國石油將遼河油田、錦州石化、吉林化工私有化後,中國石化隨後也回購了齊魯石化、揚子石化、中原油氣、石油大明全部發行在外的股份。由於這種急風暴雨式的清理,中央企業轄下上市公司到2006年3月底時僅剩186家了。目前,正在轉讓之中的中央企業轄下上市公司至少還有S藍石化、S*ST石煉、S武石油、S泰石油、S錦六陸、S*ST源藥、S*ST生化等近20家。 

  隨著轄下上市公司數量創出“新高”,中央企業在滬深股市中的地位日漸凸顯。雖然總股本占全部A股公司的比例由2005年底的37.84%降至上週末的30. 50%,但中央企業轄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卻由原來的26.53%上升到了27.16%。總股本占比之所以下降這麼多,主要是因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平安等一批非中央企業的金融股極大地增加了A股總股本的基數所致。不言而喻,如果不是這些超級大盤金融股的“衝擊”,中央企業轄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增加得會更加明顯。 

  貢獻主要來自收購   

  雖然首發上市是中央企業市值占比提升的一大來源,但大量收購地方原有上市公司才是形成巔峰的最為重要原因。據WIND統計,自從2005年底以來,共有14家中央企業轄下公司通過首發在A股上市。其中,有中國國航、招商輪船、大唐發電等6家主板公司,有中工國際、中鋼天源、中國海誠等8家中小板公司。剔除這14家首發的公司後,比2006年3月底時至少多出來的36家公司系中央企業收購的地方原有上市公司。 

  其實,中央企業收購的上市公司數量遠比36家要多。一方面,中央企業出售旗下上市公司的動作一直沒有中斷過。比如說,華僑城集團下屬的華聯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向深圳騰邦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轉讓深中冠29.64%,中國華星集團公司子公司中國華星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將ST湖科控制權出讓給北京昌鑫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新紀元有限公司出讓波導股份;一方面,中央企業以換股方式整合已有A股上市公司也方興未艾。比如說,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旗下的東方電機吸收合併東方鍋爐,中國鋁業先後將山東鋁業、蘭州鋁業和包頭鋁業通過換股並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中國鋁業今後再將2006年5月收購來的焦作萬方以換股方式進行私有化,那中央企業大家族又將減少一家上市公司。 

  中央企業收購地方上市公司最新的一個案例是中化國際對江山股份的收購。5月17日,中化國際以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南通工貿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所持的江山股份28%股份,中化國際由此成為和南通工貿持股比例相當接近的江山股份第二大股東。從2005年3月份以來,中央企業頻繁現身於對A股上市公司的並購公告中。僅今年4月份,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就將同處江蘇的華東科技和南京熊貓納入麾下。而中央企業裏像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那樣頻繁收購的,更是不在少數。中化集團於2004年5月掛牌成立,在它短短三年多控制的12家上市公司中,黑化股份、*ST黃海、沙隆達A、河池化工、風神股份、滄州大化、瀋陽化工、大成股份均是收購的地方上市公司。目前,已經簽訂了重組意向協議的至少還有揚農化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