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市場 全球證券巨頭爭相訪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9 13:33:59  


美國納斯達克北京遙控開市。
  中評社廣州4月9日電/納斯達克總裁兼CEO羅伯特•格雷費爾德在北京遠程敲鐘開市、宣佈即將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後僅兩天,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全球企業客戶部執行副總裁羅琳•考漢也來到中國尋求更多客戶。 

  2007年4月3日晚9點30分,美國納斯達克開市鐘在北京隆重敲響,以慶賀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登陸納斯達克。這是美國證券交易所首次在中國舉辦開市儀式。納斯達克總裁鮑勃•格雷菲爾德及中國公司百度、新浪、攜程網的代表通過遠程共同敲響開市鐘。記者 史麗 攝

  “這表明海外證券交易所正在加速挖掘中國潛在的上市資源。”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為了生存和盈利,證交所就是要讓更多的優質公司在自己的交易所裏上市。” 

  2005年,出任納斯達克總裁不久的格雷費爾德就來到中國,遊說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此後的一年間,9家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2007年前兩個月又有6家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 

  “中國是納斯達克除美國以外發展最快的市場。”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勳對新華社記者說,“我們對未來幾個月的新上市公司數量很樂觀”。 

  2005年國際市場上383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中,有81家為中國企業,融資204.90億美元;2006年,共有86家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達439.98億美元,占全球2006年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額的19%。 

  看到這些數據,不難理解紐約、納斯達克、多倫多、倫敦、新加坡、東京等全球著名證券交易所紛紛來到中國尋求商機的舉動。 

  “這是對中國企業的肯定,表明它們日益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新生力量。”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說,“同時這也提醒中國要加速完善本土資本市場。” 

  袁鋼明的隱憂呼應了證監會研究中心近期公佈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認為,大量優質企業海外上市,將導致本土資本市場增長緩慢、吸引力下降。海外上市公司成長性收益全部被境外投資者分享,其本身也很容易在境外市場被收購和兼併。 

  中國證監會在推動優質大型企業在境內市場上市或者境內外市場同時上市的同時,也正在鼓勵海外上市公司回歸A股市場。目前中移動、交通銀行都已遞交了A股上市申請,有望在年內回歸,中石油的回歸也在積極籌劃之中。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是中國擴大改革開放的一個內容。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不再單純為籌集資金,而更多是希望通過境外上市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國際競爭力。 

  2006年,中國股市終於告別了長達4年的熊市,年中共有65家企業在本土上市,融資總計達171.14億美元。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中國股市總體情況是好的,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上海證券交易所一位資深人士說。

  目前中國國內企業有近2000萬家,其中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有上萬家,但目前在A股市場上市的公司只有1000多家。股票發行、上市所需要的複雜、繁瑣、耗時的程序,仍然使得很多企業難以直接融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