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力量加速 助推大藍籌回歸A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5 16:30:30  


交行將力爭於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
  中評社廣州3月5日電/日前,交通銀行監事長崔雷平在上海市金融工作會議上透露,交行將力爭於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作為首家登陸香港股市的內地銀行,交通銀行早就計劃於2005年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但由於股權分置改革的影響,內地A股的新股上市活動曾經暫停了一年時間,所以交通銀行推遲了A股的IPO(首次公開募股)計劃。

  包括管理層在內的多方主體均對大藍籌回歸持支持態度。中國人民大學證券研究中心主任吳曉求曾表示,股權分置改革以後,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現已發生根本性變化,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融資和投機市場,更多優質企業回歸A股市場是資本市場的客觀要求。
  
  藍籌回歸排起長龍

  据南方日報報道,不少在香港上市的國有大藍籌都表示了“海歸”的願望,包括建設銀行、中移動、中石油、中海油、中國鋁業、神華能源、中國人保、中國遠洋等多個國有上市公司。不少機構投資者認為,大藍籌回歸應儘量多一些、快一些,要相信市場有足夠的承受能力。

  事實上,自去年9月以來,證監會就一直沒再批准國企境外上市。證監會稱,此舉是希望鼓勵國企留在A股市場上市,以增加股票供應,為供求失衡的內地股市調味。

  而國資委副主任邵甯也曾經表示,對於境外上市的大型國企,一部分國有股加上H股,再加上A股,可能會是比較好的股權結構。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型優質國有企業不斷注入國內資本市場,不但會增加這一市場的資金容量,投資者可選擇的品種也會更多。這對國內資本市場所產生的促進作用將會是長遠的。

  繼今年初的廣深鐵路、中國人壽,以及3月1日平安保險成功回歸在A股上市之後,在這個大藍籌回歸A股的隊列中,交通銀行最有可能捷足先登。1月初,交行召開了今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發行不超過45億股A股的計劃,估計籌資總額將超過350億元。
  
  A、H股同漲共跌助長海外投機

  市場同時存在對大藍籌回歸擔憂的聲音。有部分基金經理指出,雖然中國銀行、中國人壽等公司提供了比較成熟的回歸樣本,但大藍籌回歸應市場化、適時適量,不能為發行而發行,更不能搞大躍進;對於有意赴A股市場上市的國際優秀企業,應該是不主動、不拒絕,一視同仁。同樣也有機構提議,要加快完善市場法規建設,加強國內A股市場的規範化治理,引進國際優秀企業來A股市場上市。

  市場人士認為,在未來交通銀行、建設銀行等企業的回歸,都可能會面臨A股定價的難題,H股股價的暴漲或暴跌將給這些公司的A股定價增加不小的難度,如何平衡國內投資者和H股股東利益將考驗這些公司及其承銷商。

  如何減少因AH股股價的聯動導致的海外投機盛行也是擺在管理層面前的一大難題。華林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劉勘認為,今後大量的H股、紅籌股將回歸A股市場,如果海外投資者得知回歸A股上市的相關消息時,很有可能通過在香港股市大幅拉升股價,逼迫A股發行價接近H股或紅籌股價,而從中謀利。

  而2月27日的“黑色星期二”,全球股市集體下挫,香港恒生指數繼當天下跌1.76%後,次日更是跌破2萬點整數關口,大跌496點。分析人士認為,如此大幅度波動的市場行情,也可能使得H股回歸之路變得複雜。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雖然大藍籌回歸A股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但這些公司都已經把這件事情看作是公司的一個重大課題,並已開始著力解決上市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