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住兩條底線
漫步赤水河上游的五馬河,時常可以看到身穿藍色馬甲的群眾,沿著河岸撿拾垃圾,向周邊居民宣傳環境保護知識。他們是仁懷市五馬鎮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會員。
五馬河是赤水河仁懷段最大支流,也是赤水河重點生態保護區。2017年,五馬鎮400多名群眾自發組織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協會,開展常態化巡河。“以前的五馬河沿岸有不少污染企業,河道散發著刺鼻氣味。通過持續治理,河道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質長期穩定在Ⅱ類水體以上,來遛彎的人也多了。”五馬鎮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會長郭小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遵義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偉說。
十年來,遵義堅定不移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烏江、赤水河流域污染綜合整治有序推進,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全面完成,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95.12%,縣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2%,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眼下正值暑假,遵義會議會址吸引了許多學生參觀。為了講好遵義故事,除了專職講解員,還活躍著一群“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
14歲的張瑞凝從小學二年級起,便成了遵義會議會址的講解員。每逢節假日,她總會穿戴整齊,系上紅領巾,走進紅色文化場館,聲情並茂地向遊客宣講紅軍長征故事。“作為一名‘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能把家鄉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我非常驕傲。”張瑞凝說。
截至目前,遵義全市共培養8至14歲“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1500餘人。
|